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一九九七年,美國生物地理學家戴蒙出版《槍炮、病菌與鋼鐵》,旋即風行英語世界,戴蒙更憑這部作品榮獲普立茲獎和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自此奠定暢銷作家的地位。去年,台灣推出紀念版,在人類面對世局紛擾、經濟衰退、瘟疫肆虐、環境和氣候變化等難題之際,將戴蒙這本現代經典,選為今年閱讀書單上的“壓卷之作”,似乎頗為合時。
“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將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這句名言,放在二○二○年,再翻閱戴蒙這部横跨一萬三千年的人類簡史,繼而了解世界現況,更是餘音裊裊,引人深思。戴蒙這本書英文版約六百頁,但論點由始至終都十分清晰:各大州的社會和文化差異,在於環境之別,而非遺傳基因。戴蒙指世界的不平等,源於自然資源的差別,從而造就社會文明發展的巨大落差。
沿着上述的思考脈絡,戴蒙闡述了地理環境資源的條件,如何成為文明擴張的武器,繼而斷定人類的歷史命運。全書的核心內容,書名已經開宗名義,逐一列舉:在人類歷史上,族群之間的衝突,勝利者主要靠三種武器:槍炮代表軍事實力,鋼鐵代表科技實力,還有殺人於無形的病菌。戴蒙花了不少篇幅,討論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根源,而歐亞大陸文明,又如何飄洋過海、東征西討,為其今日的社會文明發展奠下基礎。
就以病菌為例。在農業和畜牧業興起之後,人類開始大量聚居,並跟大量牲畜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牠們的病原,得到充分的機會突變演化,再侵襲人體,病菌於是成為人類最大的健康威脅。在漫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歐洲人得到免疫的優勢,於是一直攜帶病菌這種隱形武器,在殖民擴張期間,向其他族群散播病毒。疾病史上的天花和流感,就是由歐洲殖民者帶到美洲,最終令美洲原住民幾乎滅族。類似的案例,同樣發生在白人侵略大洋洲,過程中將其“入口”的病原傳給土著而造成大量死亡。
《槍炮、病菌與鋼鐵》推出至今將近四分之一世紀,一直好評如潮,名人學者爭相加持,而閱讀這本書的額外收穫,莫過於其他學者對書中論點的批評。任何理論的解釋能力,皆有其假設和限制,本書自然也不例外,其中一場“華山論劍”的高手,是美國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兩人就歷史演變過程的決定性因素針鋒相對:麥克尼爾以文化自主發展的角度研究歷史,戴蒙則強調地理和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前者集中研究特定的歷史時期和國家,後者側重於末次冰期後,各大州的文明發展趨勢和變化,從而了解歐亞大陸如何擁有先進技術。譬如戴蒙認為要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悲劇之因,歷史眼光必須放遠,了解歐亞大陸社會如何在過去一萬三千年,以槍炮、鋼鐵和病菌摧毀了北美的土著族群,以及其身處的生物和地理環境,如何影響歐亞大陸社會的文化。要尋找箇中緣由,則必須加入生物地理學等知識範疇,而非單純以歷史角度看待。麥克尼爾反駁戴蒙,直指文化差異,並非完全受地理環境限制,因為人類一直都在改變其周遭的生態環境。麥克尼爾強調要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則必須同時意識到文化自主的重要性。
百家爭鳴,無關勝負,戴蒙橫跨演化生物學、語言學、生物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構建宏觀的大歷史視野,透過《槍炮、病菌與鋼鐵》,呈現出一幅人類文明演化路線圖,促使人類思考文明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將如何勾勒未來世界的容貌。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