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柴和擔水
妹仔是我小時候居澳門時,住在頭房姓黎一家的二女兒,梳兩條長辮子,十一、二歲左右,破柴是她經常要分擔的家庭工作一部分。從柴店擔回來的樹幹,她用柴刀劈開,再破成長條,以便放進爐子裡生火,這是那個年代燒飯用的較便宜燃料。
我見到妹仔拿着柴刀用力在破柴時,心想媽媽不知道是否也會喊我來破柴。可是我卻沒有妹仔這般力氣,不期然就擔心起來。幸好,媽媽煮飯原來不是燒柴,而是燒炭的。
不過,燒炭要比燒柴貴一些。
我們家樓下祥發印務使用的生火燃料,比柴更經濟。他們把印刷機裡的廢紙,用來生火燒飯。大女兒阿女坐在火爐旁邊,將一張張廢紙不停地送進火爐裡,直到一鍋飯燒好為止。由於廢紙上盡是油墨,所以燃起來黑煙滿天。這些黑煙從地下廚房的天井直衝上我們二樓的天井,燻得我們難受極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是每戶人家都有自來水的,沒有自來水的人家,就得去街喉擔水回家用。街喉,就是街上公用的水龍頭。
記得那時關前正街和關前後街之間的酒潭巷,就有一個街喉,鄰近的居民常到這裡洗衫和擔水回家。擔水的人須自備一根扁擔、兩束麻繩和兩隻水桶。這些水桶,早期是些圓形的小木桶,後來多用方形的火水罐或食油罐改造。夏天天氣酷熱,耗水量較多的時候,排隊打水的人的桶桶罐罐也多些。
街喉的供水時間是早上八、九點到傍晚五、六點,一些未能在這段時間前來取水的店舖,或環境富裕的家庭,都會請人代為擔水。那時送一擔水的酬勞是一毫子左右。雖然錢不多,但對貧窮的家庭而言,一天能夠送水到六、七戶人家,賺取一元幾毫,這點微薄的收入,還算可以幫補家計的。
從事擔水的多是婦女。其中年輕的就被稱為“擔水妹”,較為年長的就被稱為“擔水婆”。
劉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