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連跌兩月
學者:物價負增或持續至明年
【本報消息】統計局資料顯示,十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101.91)按年跌0.75%;跌幅主要受旅行團、通訊服務和電力收費下調,以及汽油和衣履價格下降所帶動。有學者表示,未來兩至三個月消費物價指數或持續按年負增長。
有六連負通縮機會
有學者表示,消費物價指數負增長反映經濟下行情況,已連續第二個月負增長。有機會連續六個月負增長而進入“通縮”,但具體仍要視乎未來一兩個月及明年首季經濟復甦進度。倘疫苖進度良好,旅客量可有明顯增長,或有助緩解通脹下行、通縮危機。但短期而言,秋冬季內地旅行團未恢復、港澳未恢復通關,加上自由行客在核酸和行政程序繁複等措施下,影響仍在。另一方面,居民失業率攀升、收入減少、消費力下降,也會令消費物價指數有下行壓力。估計短期兩至三個月負增長情況會持續。認為政府應繼續加大加快基建、公共工程投入,穩經濟穩就業。
統計資料顯示,各大類價格指數中,“通訊”和“康樂及文化”兩大類分別按年跌13.46%及9.27%,“醫療”和“家居設備及服務”大類則升2.81%及2.24%。甲類(102.02)及乙類(101.75)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減0.65%及0.89%。
家居服務指數上升
十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跌0.06%。通訊服務收費和機票售價下調,令“通訊”和“交通”價格指數分別降2.5%及0.65%。另一方面,家傭薪酬調升,帶動“家居設備及服務”價格指數升1.16%;“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價格指數升0.04%,主要是外出用膳收費和蔬菜價格回升,水果和鮮魚價格下調則抵銷部分升幅。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減0.08%及0.03%。
至今年十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一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年十月)升1.4%,“醫療”(+4.37%)、“教育”(+4.34%)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4.19%)大類的升幅較明顯。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升1.48%及1.35%。
今年首十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升1.15%,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升1.25%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