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極泰來 物極必反
香港油麻地唐樓日前發生火災,慘劇至少造成七死十一傷。釀成這慘劇的原因,據説是由於有人慶賀生辰,燃燭而肇禍。
慶生,人之樂事也;火災而傷亡,悲慘之事也。要快樂時且快樂,但樂極生悲。既要快樂,又要避免悲劇的發生,問題的癥結不在於追求快樂,而在於一個“極”字。蓋極就會忘形,不顧後果。何謂“極”?《易 · 繫上》:“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據高亨注:“屋上最高之梁為極,引申為至高。”《易》説的是立身處世,注意盈虧的變化,滿而不驕,損而無頹廢,一切處之泰然,則無往而不利。
《呂覽 · 大樂》:“天地車輪,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莫不咸當。”這是説:天地像車輪一樣轉動,到盡頭又重新開始,到終極又返回,無不恰到好處。它舉例:日月星辰的運行,有快,也有慢。日月軌道不同,都周而復始地運行在各自的軌道上。春夏秋冬更迭出現。從天文學,或物理學的角度去窺探人情世事,禍福、悲歡,皆因到了極點而起變化。
《呂覽》的另一章〈制樂〉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為甚麼而出此言?原來是有上文的。上文是説:如果遇到吉兆,卻做不善之事,福就不會降臨。怪異的事物是災禍的先兆。但遇到怪異而做善事,災禍就不會降臨。儘管這都是唯心論,而始終是勸善的。
《呂覽 · 博志》(本為搏志,傳寫之誤而為博)也説:“故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先王知物之不可兩大,故擇務,當而處之。”文章説,天子做事並不做到極端,原因是“極則必反”。與朋友交往何嘗不是這個道理,所謂“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慶生會的奪命火,給我們上了一課:火災奪命,否極也;它像醍醐灌頂,點醒來者,這提點,泰來也。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