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過後
今年“雙十一”如約而至,各大電商平台和商家均加大促銷力度,通過線上直播等方式進行各種優惠促銷活動,令消費者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今年是第十二個“雙十一”,作為疫情後最大消費季,“雙十一”點燃了全民消費熱情,展現了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新活力。一周過後,“戰利品”都到手了嗎?是滿足感還是罪疚感更多呢?
每年“雙十一”都是各類商品銷售的火爆時期,以至於人人都是“剁手黨”。一些消費者不加思考就“買買買”,結果到了“雙十一”之後,卻發現購買的商品,自己根本就用不上;或者說,雖然能夠用得着,卻不得不“半年閒”。關鍵的是,不少屬於“時令商品”,導致了事實上的浪費。還有一種情況是,“雙十一”之後會出現一個“無理由退貨潮”,一些消費者發現購買的商品“用不着”之後,就啟用“無理由退貨權”。總括而言,圍繞“雙十一”過後的就是兩個字:浪費。
我們需要經濟的活躍、交易的火爆,但是更需要理智的消費。商品是“用的”而不是“看的”,“不囤貨”應該成為“雙十一”消費的風向標。其實不僅在“雙十一”,那怕是平日的消費,面對商家推出的各種促銷活動,消費者都應保持理性,避免衝動消費、跟風消費和過度消費。
千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