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縱橫(一):徐日昇寅公馬路
許多曾在氹仔上學的澳大校友或許遇過這樣的經歷,在上課前一刻總會看到一些同學大汗淋漓地趕在教授點名前衝進教室,偶然也會聽到他們輕嘆一句:“點解學校前邊條路又長又斜,行極都行唔完,好攰呀!”如今這樣的體驗便成為城大學生專利了。話說回來,這一條又長又斜的馬路名叫徐日昇寅公馬路,看起來像一個人物的名字,但是它既不像音譯的葡萄牙人名字,也不像本地華人名流或土生葡人的名字。究竟徐日昇寅公是何許人也?
原來這個名字來自一位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傳教士,卻在中學教科書鮮有提及的人物——徐日昇,寅公是他的表字,這個街名便是他的漢文名字和表字組合而成,所以看起來有點與別不同。
徐日昇,一六四五年出生在葡萄牙的一個貴族家庭,後來成為一名耶穌會士,他跟隨着耶穌會先輩們的步伐來到東方傳教,在一六六六年赴印度果亞、一六七二年到達澳門,在一六七三年經南懷仁推薦赴京。由於他精通音律,故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睞。南懷仁曾記錄了一段經歷,大致是皇帝親自彈奏一段中國樂曲,在場的徐日昇用歐洲的文字和音符記錄了這首曲子。隨後,皇帝命他即場將此曲重彈一遍,結果他能夠將這曲子熟練地彈奏出來,就像練習了很多遍一樣,但他此前並未聽過這首曲子,這讓皇帝感到十分驚訝,可見他具有高超的音樂才華。
徐日昇最著名的事跡便是以譯員的身份參與一六八八年中俄劃界談判,當時皇帝曾說:“朕看所用西洋人,真實而誠懇可信,羅刹(俄羅斯)着徐日昇去,會喇第諾文字(拉丁文) ……”於是命他與法國耶穌會士張誠一起,隨索額圖為首的中國使團遠赴尼布楚與俄方談判,在兩位熟悉國際法和外交慣例的傳教士協助下,中俄雙方在一六八九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使中俄東段邊界維持近百多年的安寧。
由於他在天文、音律和外交上具有卓越的表現,並遵從利瑪竇的傳教方式,使他備受皇帝的賞識。加上在華傳教士為朝廷在編修曆法、數學和科技領域上的貢獻,使天主教在康熙一朝得到朝廷相對寛容的對待。
一七〇八年徐日昇於北京病逝,葬於滕公柵欄墓地,墓碑上鐫刻着皇帝頒下追悼的聖旨,惟該墓碑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在他曾留下足跡的澳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街道來紀念這一位傑出的葡萄牙人。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梓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