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臨考驗 多元路荆棘
不尋常的二○二○年進入尾聲,十一月中旬澳門進入施政日程,行政長官賀一誠將於明日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但與過往有別,現金分享維持、各項惠民措施延續、公務員凍薪、央積金特別注資落空等最受居民關注的“數字遊戲”率先得到官方答案。“派糖”無懸念,反而令明年施政的具體政策和工作安排更受注目。
現屆特區政府生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局即碰上世紀疫症,抗疫工作成首要任務,施政每一步,每個決定、每項政策,都考驗施政團隊的管治及應變能力,到今天也在砥礪奮進。回顧行政長官賀一誠及其施政團隊上任後,應對疫情的工作表現及每個防疫決策,成為民望的“晴雨表”。
可以說,疫情對今屆政府的影響,有利也有弊。GDP折半、旅客難來、稅收見“紅”,弊得難以復加;說“利”,是因為本澳多年來日積月累的深層次矛盾及民生難題,都因疫情關係而淡化,為政府工作爭取了時間;政府在控制疫情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亦被居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本屆政府決策果斷、做事不拖沓的形象得以樹立。澳人配合抗疫,民心凝聚,有助克難解困。然而,接下來的日子才是現屆政府的“大考”,一方面需要堅持“戰疫”,因疫情在冬季可能反撲,不能鬆懈;另一方面,防疫與復甦之間不易平衡,容易被人炒作矛盾,須要小心拆解,否則施政上“新傷舊痛”或反撲。
大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料是施政報告的核心內容。行政長官近日多番提及澳門須配合“十四五”規劃,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重點發展現代金融和中醫藥產業,逐步調整本澳的產業結構。但選擇發展特色金融與中醫藥產業,知易行難,怕只怕“小廟容不了大佛”。法制、人才、市場氣候,軟硬件、甚至是與鄰近地區的差異性、與國際接軌的難度等問題,擺在眼前,距離氣候成熟,似乎還需時,不是說一句急起直追便有後發優勢。是兵行險着,抑或下對了棋?坊間都在關心具體部署、執行藍圖,但願施政報告能有解答。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