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傾斜之謎
在西歐遊的第二個國家,來到了意大利比薩城牆,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奇蹟廣場,而比薩近九成的景點就圍繞在廣場旁,包括比薩斜塔、主教堂、聖若望洗禮堂、墓園、藝術博物館,以及大教堂歌劇博物館等。從遠方望向塔頂,看到塔下有許多人登頂排隊,只不過每梯次登頂,都有人數的限制,看起來塔上的人並不多。
比薩的歷史始於公元前一八○年,當時位處意大利亞諾河岸邊,距離第樂尼安海十公里的陸地上,被羅馬帝國統治管轄。在十至十五世紀,比薩作為意大利半島上最重要的內河港口,吸引了無數來自地中海的商人,其後,比薩不斷向海外擴張,不僅阻止了伊斯蘭的入侵,更將城邦勢力觸及到西西里海岸、北非和薩丁尼亞島,比薩斜塔就是在那個年代背景下的產物,該塔更被評選為世界遺產。
為了向世人展示當時比薩的名聲和影響力,比薩市民決定在奇蹟廣場建造一個宏偉的教堂,除了教堂外,另有洗禮堂、鐘樓和公墓;而原為教堂旁的鐘樓就是為人熟知的比薩斜塔。其建造於一一七三年,直至十四世紀中葉才竣工完畢,斜塔從地面到塔頂高五十五米,約十八層高的白色塔樓。該塔最初的設計並不是斜的,原定為八層,然而用了十年建到第三層時,塔體的一側下陷三十至四十厘米,因此比垂直線傾斜五厘米。相傳在一五九○年,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自由落體實驗,並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後來,由於地基不均、土質鬆軟,鐘樓開始傾斜,興建工程被迫停止,這一停就近五十年,當再度開工時,建築師刻意向反方向建造,以糾正傾斜。當進行到第七層時,人們發現塔身不是直線了,工程又因此停下;等到再度開工時,已過了一個世紀,這次終於完工,傾斜的塔身成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藝術品。然而,這座斜塔至今仍不停地傾斜,在經過多次修復及扶正,專家預計在二百年內不會倒塌。
有研究顯示,比薩城位於河道淤積平原,地下土層鬆軟且不均勻,地基土壤情況是比薩斜塔變得傾斜的真正原因,然而這也是它能經歷八百載風雨,頂住至少四次大地震的原因。今回,僅花一百七十港元,沿着比薩斜塔的出入口,向上攀爬二百五十一個螺旋台階到達塔頂,俯瞰奇蹟廣場的美麗全景,真是不枉此行。
丹 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