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01日
第C09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IT人看澳門説長道短

黃書展道出了澳門的短板與優勢

光聯與華為合作打入大型企業市場

光聯集團是B2B的經營模式

黃書展笑言創業是一條不歸路

客戶是企業生存的根本

集團擁有兩百多名員工

IT人看澳門説長道短

文:明 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澳門被認為是商業通訊能力較落後、通訊成本過高的城市。智慧城市的創新建基於大量通訊管道,本澳環境對創業的創新造成制約。有十多年創業積累的光聯集團首席執行官黃書展說,目前大灣區創業創新的生態系統非常完善,雙創的氣氛非常濃厚,人才和領先企業都聚集在此地,製造業也非常發達,澳門雖然有短板,但也有優勢,只要用得好,依然大有可為。

家貧打十七份暑期工

“以客為尊,專注客戶,是我們從創業至今的核心價值。”光聯集團首席執行官黃書展坦言客戶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倘若企業核心價值是“搵錢”,好大機會是風浪中的一葉輕舟,一吹就散。整個團隊核心價值觀只有目標一致,堅定信念才能“捱過風浪”。

出身於土木工程系的黃書展,以現代潮語來說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男”。職業對口自然是工程師,但由於家庭有債務急於償還,穩定的月薪變得雞肋。當時網絡技術步入發展期,他對IT頗感興趣,便投身IT的銷售行列,冀能盡快償還債務:“我的創業理由很簡單,一來對IT感興趣,也認為這方面的工作頗有趣味。二來銷售工作相對工程師而言,創造的收入會更高。當時是很現實的事情,與理想無關。”由於自小家貧,他一直處於半工讀狀態,學業上沒有花家裏一分錢,曾做過十七份暑期工,期間的歷練為日後創業打下良好的心態基礎。

自我管理才捱過逆境

回顧那個網絡發展落後、資源短缺的時代,黃書展直言是艱辛的過程:“任何創業的公司都會經歷沒有客人、沒有資源、團隊的分工不明確導致磨擦增加等問題。我們團隊的目標很明確,希望給予客戶最好的服務,但也需要沉澱技術專業及運營的優勢,共同捱過那段最艱苦的日子,才能捱出頭。此外,我們公司是以企業對企業(B2B)的經營模式,這個模式的優勢是與客戶接洽成功後,便能與對方成為長時間的合作關係。劣勢是我們需要長時間發展客戶,而且發展難度較大,需要長時間的沉澱、接洽及發展才有客源。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使用的系統不會隨意更換,我們的客制化服務全天候監測系統的穩定及安全性,與客戶的黏性強,現時與客戶的合作關係大多在十年以上,這需要團隊長期耕耘才能做到。”

網絡發展一日千里,稍有停滯隨時被淘汰。他笑言創業是一條不歸路,因為太多不可控因素及突如其來的難關,寄語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不要只顧賺錢,否則很難堅持下去:“其實創業是一個很具邏輯性的過程,找準市場目標,做好客戶服務,一步步完善公司業務。同兄弟、親戚、朋友等創業會有一定的信任基礎,免去一些麻煩,但創業團隊的核心價值,成員分工及自我管理等都是沒有任何感情的邏輯問題,祇有做好這些事情,才能在面對資源短缺、客源欠奉、發展遇到瓶頸等難關時,才能凝聚力量,跨過困難。”

戰略轉移與華為合作

在人生中,每一次的選擇及決定都對未來造成影響。商場中亦然,選擇投身哪個行業、合作夥伴,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選擇是創業者時常面對的事情。黃書展指自己在多年的打拼生涯中,每一次的關鍵選擇都如同面臨生死時刻:“我們在東莞發展至一三年後,經營模式及收入漸趨平穩,一四年嘗試在深圳發展,在當地複製東莞的模式。由於我們是以定期費用收費,就像包租公,收入相對穩定。現時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及香港有一定發展空間,我們在國內是華為SD-WAN運維及執行能力數一數二的團隊,專注客戶的服務,保持長期合作的良好關係。”

合作就是一次互相選擇。二○一八年十月十日,華為宣佈與光聯集團、Riverbed、InfoVista、Fortinet等合作夥伴共同建立開放SD-WAN雲網生態,光聯也因而成為這家國內知名高科技公司在SD-WAN的核心夥伴。光聯的技術服務、資源管理及全天侯運維,結合華為產品及自身優質的服務,冀能讓客戶滿意度爆分。然而,雙方的合作開始時並不順風順水,磨合期長達一年半。公司過去一直與思科合作,因為當時這個品牌發展得較完善,華為的技術未成熟,相對較少人選擇使用華為的設備。他指出,當時光聯測試了市面上十種設備,華為排名靠後。然而,軟件控制網絡,這個化繁為簡的過程是大勢所趨,軟件化會定義所有設備,黃書展的團隊在一七年作戰略轉移,認為國產化將成為社會的大方向,故選擇知名科技公司華為。光聯的運維、營運及一站式服務,配合華為的研究能力,經過磨合期後,一加一大於二。光聯集團過去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客戶群,但與華為合作後,對方引薦超大型企業,是難得的機遇。

澳門有短板也有出路

黃書展說港澳地區比較重商科輕理工,甚至有人覺得做高科技容易失敗。“澳門科技發展現在底子薄、起步晚,IT學子在本地從事科技行業的選擇有限,科技專項人才少、科技資金使用分散、本澳科技企業少走出澳門市場歷練不足等,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關鍵困難。”

澳門要發展科技,產學研合作將會是推動科技創新很大的驅動力,黃書展認為企業、政府、高校,三方應共同探討澳門所需的重点產業領域,針對短中長期的優勢、配套等討論可落地的政策方向。真正實現產學研成功需要企業來帶動,一方面由企業牽頭實踐市場、產品、服務三者結合,另一方面政府要給與充足有效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只有共同打造好科技發展基礎,才能吸引更多合適人才到澳門參與打造產業。

澳門缺少大型企業,政府可對中小型、大型企業,有不同的政策輔助扶持方式,令中型科技企業有更多機會發展成大型企業,服務本澳再帶動產業發展。另外,學校與企業更緊密地交流,由市場引導一部分產學研方向,企業提供市場資訊,專家教授在其專業領域底下,可因應市場訊息號召人才學生,參與部分應用研發來解決高端技術問題,讓產學研發展更順利。

灣區別處沒有的優勢

雖然澳門科技發展將要努力解决很多難題,但澳門也有特定優勢,如國家全面大力支持;澳門生活環境升平、安全、融洽,文化底蘊深厚;本地資訊多元,資訊較為流通;人均資源較為豐富,政府有較大財政盈餘等等。數碼化、人工智能、科技經濟的發展需要不少科技人才,通過澳門本土的科技企業和政府的重視,澳門智慧城市通訊基礎有起步,大灣區讓本澳的年輕一代有機會體驗內地生活,令澳門科技人才在澳琴融合的大势下有多個落腳點。

早年在大灣區創業的黃書展指,現今的年輕人創業較過去更容易闖出偉大企業:“我們過去願意捱,現時的青少年生活相對優越,捱的能力或許較差。每一個時代成功創業的人都佔少數,但現今青少年沒有太多包袱,會因理想而創業,加上思維活躍,更容易經營出偉大企業。”

2020-11-01 文:明 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79580.html 1 IT人看澳門説長道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