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佈局抹殺不了歷史印記
周六下午,我前往望德堂觀賞一場為攝影界前輩黃東明先生而舉辦的音樂會,在水坑尾遇到來自廣州的遊客問路。她想去的是婆仔屋,剛好我也去那個方向,於是帶着她一同前往,一路上我多問了她幾句。原來她對澳門的南歐特色建築以及葡磚、石仔路、街道名特別感興趣。
聽着訪澳遊客的心聲,我也隔着口罩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如果是我,我也喜歡澳門的中西合壁,喜歡走在葡式石仔路的地面欣賞南歐風格的建築,喜歡那些記不住卻又可簡稱的街道名,何況是遊客呢?
而同日下午,塔石廣場也有“童玩童樂”傳統遊戲活動,我也順便給那位遊客推銷起來,有跳大繩、擲飛機、麻包跳、竹蜻蜓、拋藤圈、拍公仔紙、打波子、擰陀螺、滾鐵環、康樂棋、跳飛機、擲豆袋、大腳八等。她聽我說這些小時候的玩樂遊戲能在澳門見到,很是開心,我們便說起廣州與澳門的美好,但她說廣州的一些老街老巷以及小時候的遊戲卻不復存在了,所以來澳門尋寶。還興奮地說,等去了婆仔屋再轉頭到塔石廣場玩童年遊戲,讓這趟旅行更豐滿。
正好,我也想起看過的這本《小時候的廣州》,在這本書裡,可以找到廣州城前世今生的模樣,雖然有很多值得回憶的歷史建築或街巷,以及一磚一石的痕跡已被現代化城市佈局所代替,而存留在老廣們內心深處的,並不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多是小時候的生活場景,除了可供遊戲的玩具,還有那些老街老巷老房子。
書中描繪了四代老廣的童年生活場景,從“四○後”小時候的廣州可以看到,廣州舊城的西南面拾翠沙洲湧上橋,沙基橋畔的舢板船,挑着書擔的移動圖書館,從海幢碼頭“過海”到長堤,從長堤到西關;有的行過海珠橋,有的坐“電船”,在大同酒家飲早茶,去西關看電影,都是那一代人的生活縮影。
而“六○”後小時候的廣州,在珠江河畔有座大廈叫南方大廈,也叫“南大”,人們習慣叫它“城外的大新公司”,已開始繁華的廣州城像現在的北京路一樣熱鬧,行花街不只是為了買花,更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再到江邊小艇停泊處吃上一碗艇仔粥,去百貨商店買呼拉圈、康樂棋玩一玩。
“八○後”小時候的廣州,夏天很長,習慣赤腳在麻石街上仰望藍天,屋簷下高大厚重的木趟櫳,透過欄柵方格的空間,打量着老西關的繁華,去六二三路坐電車,在西關趟櫳門的騎樓下玩拍公仔紙、打波子遊戲。
而“○○”後小時候的廣州,城市變遷,有的路名已不復存在,騎樓也漸漸消失,濱江兩岸的炒田螺更是不見了,更多童年回憶的是彩色氣球被風吹到對面街道,遊樂場裡呼嘯而過隆隆隆的小火車。
說起廣州,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這幾十年間的變化可說是非常大,已成為一座高大上的霓虹變幻國際大都市。但通過作者的詩文與畫筆,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小時候的廣州人“行花街、睇花燈,茶樓內一盅兩件、炒田螺、艇仔粥、草席葵扇花階磚”的生活,呈現在讀者面前,也是一種見證。
書中四代廣州人的童年生活雖已久遠,卻給人滿滿的溫馨回憶。作為澳門人的回憶不也應如此嗎?在申遺成功十五年後的今天,保護世遺不單指世遺建築,還包括那些與歷史相關的街道路面及街名吧。
南青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