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01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重溫《剩食》

《剩食》 作 者:陳曉蕾 出 版 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重溫《剩食》

我佩服陳曉蕾,她在一九九三年入行當記者,二○一一年推出第一本追蹤採訪報道結集《剩食》。這本書的價值於陳曉蕾而言,不單是一個工作總結,而且是排除諸多困難後發出的吶喊;於社會而言,“剩食”、“廚餘”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頭痛問題,卻又是一個被忽略、被故意視而不見的現象,陳曉蕾將之重重地端到枱面上,令人無法迴避卻又難以直視;於我而言,《剩食》是對碎片式、即食式新聞的重擊,是真正有良知有廣度有深度的全幅式採訪報道。

陳曉蕾在作者簡介中直接提出:“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全書分三大部分:廚餘從哪裡來?廚餘到哪裡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減少廚餘)。換言之,解決三大問題:“廚餘”因何出現?如何解決?源頭減“廢”。書中所有內容來自作者的明查暗訪,甚至發動大學生拍攝及統計身邊出現的廚餘;亦有極多作者搜集的世界各地對廚餘的統計數字及圖表、回收及減廢的各種方案;香港多個廚餘收集及再利用的成功或失敗的個案。雖然我未看到陳曉蕾用了多少時間去完成這麼多資料搜集及查證、採訪及回訪,但肯定她是付出巨量的精力和時間。

該書由提出“何為廚餘”入手,第一部分探討工商界產生廚餘的成因;第二部分探討香港及鄰近地區目前如何處理廚餘;第三部分關注的是家居廚餘。我們先來看看:“廚餘從哪裡來?”酒樓宴席及餐廳排在首位,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社團宴會及婚慶喜宴上所謂的單頭、單尾炸子雞之類,大多只是湊數,上枱後“係咁意掂一下”,大家見得多了吧!沒有人打包的話,肯定是要扔進垃圾桶成為廚餘的。然而,那些都最不應該成為“垃圾”的,只是因為要滿足“好意頭”、要照顧所謂“有面子”、要顧慮所謂“安全性”,不得不從田野經廚房再到垃圾桶這樣“枉死”一趟而已。

其次是超市各種所謂“過期食品”。這種無論任何食品都必須打上有效食用日期或最佳食用日期的“一刀切”做法,有時顯得很白癡,當然,也成為“廚餘”的大宗來源。書中也列舉蜂蜜為例,在新西蘭、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都不會有過期日子”,然而香港和澳門就要標示;鹽糖亦然,甚至花膠陳皮也有“有效日期”,令人啼笑皆非。

不過,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想像一下,全港大專生每天吃剩的廚餘量——竟然接近十萬個飯盒!”二○一○年底某一日,香港城市大學試驗收集了校內五間餐廳飯堂的廚餘,竟多達五公噸——當年的香港每日產生逾三千公噸廚餘,一所大學的飯堂就“貢獻”了六百分之一。

“好些國家禁止廚餘送入堆填區,這些廚餘可以捐贈、堆肥、用作飼料、發電……但在香港,無不困難重重。”“全港三個堆填區即將飽和,裡頭超過三分一都是廚餘。”十年前的香港已經要面對這個問題,這十年間,澳門的“廚餘”垃圾亦是爆炸式暴增,我們可以做甚麼?我們可以做的很多,《剩食》已為我們找到很多答案;我們沒法再做的是不能再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李文娟

2020-11-01 李文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79559.html 1 重溫《剩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