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補破爛
小時候喜歡撮一把豆子塞在口袋裡,然後溜到街上遊逛,邊逛邊慢慢地嚼。那時澳門的街道多是碎石子路,我總是邊走邊低着頭,看看石子與石子之間的縫隙裡,會不會藏着些什麽好東西。這個習慣不知道讓媽媽生氣了多少回。媽媽說:“走路就走路,要留意四面的車輛,老低着頭不就生意外了嗎?地上哪有什麽寶貝,人家有寶貝都收在家裡,哪會丢在地上給你去撿呢?”
媽媽說得也是,我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哪有什麽東西可丢棄的?那時雖還沒有“環保”這個名詞,但我們卻是挺環保的。到街市買菜,一條鹹水草把菜呀肉呀紮起來吊在手裡,沒有塑膠袋。買汽水飲品要付兩毫子按瓶費,飲品喝完把瓶子拿回去,然後取回按金,哪有什麽瓶子可丢?到雜貨店打油鹽醬醋,自己帶備瓶瓶罐罐。舀水用的是椰殼水瓢,沒有什麽塑膠用品。衣服破爛到不能再穿了,便用來做抹地布,沒有舊衣回收箱。一家幾口飯菜不夠吃,最後要“美人照鏡”,哪有剩菜剩飯作“廚餘”?外賣熟食,一是自己帶容器把食物盛回來,一是攤檔老闆用雞皮紙袋把食物包好交給你。
說到雞皮紙袋,小時候我還在家中做過糊紙袋的小工。糊紙袋的工序是:先把一張裁好的長方形紙料兩側向內摺合,在邊上糊上漿糊,使之成為一個圓筒形,之後把底部向上摺成一個方形的袋狀,然後將之糊合,工序並不複雜,一分鐘可以糊上三、四個。
我們那個年代,東西破掉的、爛掉的,都是靠着縫縫補補,來延長它的使用期。路邊有的是補鞋、補傘、補蓆和補鑊的街頭工匠。那些銅銅鐵鐵的煲煲罉罉,破爛到無法再補了,便等着“收買爛銅爛鐵”的收買佬經過巷子時,拿去給他換錢。
經常看到媽媽拿着針線為我們縫縫補補。衣服破了洞,拿塊碎布打補丁;哪處脫了線,就一針一線地仔細縫合起來,期望的是舊衣服能再多穿個一年半載。
劉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