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青人文灣區行認知禪陶塑文化
【本報消息】澳門中聯辦宣文部主辦的澳門青年人文灣區行昨日行程最後一日,一行九十五人來到佛山,走訪佛山祖廟、南風古灶和國藝影視城。
佛山古有南國陶都之稱,其中又以石灣陶塑技藝最為出名,二○○六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千年的製陶工藝釀造石灣獨特的陶文化,還有一座有逾五百年歷史的南風古灶保留下來,至今仍會定期開灶窯燒。
陶塑瓦脊融觀音堂
在供奉真武大帝的佛山祖廟,廟頂上陶塑瓦脊被移入祖廟博物館內。古代匠人用精湛的浮雕陶瓷技術打造出栩栩如生、釉彩鮮艷的人物形象,到訪參觀的澳門青年讚歎不絕。
石灣陶塑瓦脊並不罕見,清代嶺南廟宇祠堂、富家豪宅都喜歡用其裝飾屋頂,例如廣州陳家祠、東莞康王廟等。
而在澳門想欣賞陶塑瓦脊,就要去到觀音堂。據佛山市圖書館地方文獻《石灣窯文化研究》顯示,石灣瓦脊為花盆行某一店號接受訂貨後製作。澳門觀音堂二進中路正脊的店號和年款,為石灣奇玉造、嘉慶丁丑歲(一八一七年)。
佛山重視扶持陶藝
七十一歲的黃淦生是土生土長石灣人,從小便受到陶瓷藝術的熏陶。他從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銷售、行政、設計等領域工作過,最終因對藝術的喜愛投身陶藝,現已是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技師。他研出的陶塑山水浮雕工藝品製法獲頒國家發明專利證書,作品屢屢得獎。
受訪時,黃淦生多次提到政府對石灣陶藝的重視、鼓勵和扶持。一方面,政府牽頭在石灣籌辦的“中國陶瓷周”本周五舉辦,冀吸引遊客,擴大陶器工藝品的銷路。另一方面,政府還將陶藝作品帶到北京展出,打響石灣陶器知名度。
被問及工藝品銷路,他表示,佛山及石灣陶塑之鄉名聲在外。以他自己為例,作品遍銷五大洲,遠途及陶器重量也難阻擋洋客的購買熱情。作品做得好就會有市場,要將心思擺到“提高技能”上,工匠精神很重要。
陶藝傳承後繼有人
談到陶藝傳承,黃淦生不禁面露喜色。他表示,行業目前湧入很多新鮮血液,這些新人有從小在此長大、早早入行的居民,也有從高校、海外畢業的高材生,他們帶回新的設計理念,為陶器工藝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行業蓬勃發展,後繼有人,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他的兒子現在也從事陶藝。如何吸引年輕人參與文化傳承?黃淦生指出,興趣培養很重要,當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就會自發加入傳承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