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經濟領域三看點
為期四天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廿六日在北京開幕。本屆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北京經濟學者認為,建議中對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速、高質量發展及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規劃值得關注。
如何制定經濟目標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經濟已經穩坐世界第二的位置。二○一九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九十九點一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GDP的百分之十六點四。作為經濟指標中的重要一項,經濟增速在過去多年都是中國五年規劃中的重要指標。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香港中通社記者指出,由於發展階段關係,中國經濟增速預計會適當下調,但他表示,“‘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長速度平均下來預計不會低於百分之五。”
也有不少內地經濟學者預計,“十四五”規劃或會對此指標進行淡化處理。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淡化GDP增長目標,有助於把工作重心轉向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經濟結構等更為重要的方面。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二○一七年,中國高層在中共十九大上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隨着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此次規劃中一些與其相關的指標也值得關注。“每年的研發投入不低於GDP多少、教育投入不低於GDP多少、單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多少,這些都是體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指標。”徐洪才介紹說。
有經濟學人士認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中國必須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率,提高消費、服務業佔GDP比重。因此,如何規劃進一步新型城鎮化,擴大內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也將是“十四五”規劃中的一大看點。
新型城鎮化受關注
據官方數據,截至二○一九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八點四八億人,佔總人口比重為百分之六十點六。過去十年,中國每年城鎮化率約提升一個百分點,離發達國家百分之八十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徐洪才表示,新型城鎮化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要通過新型城鎮化增加農民收入,建立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
總而言之,在疫情導致各國製造業回流,世界經濟分化發展加劇的當前,中國會如何規劃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必是這份規劃的重中之重。
(北京廿六日電)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 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