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0月19日
第B08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圓明園罹難百六年

遊客在圓明園內參觀遊覽 (中新社)

去年十一月,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北京舉行。(新華社)

圓明園罹難百六年

昨日是圓明園罹難一百六十周年。一百六十年前的一八六○年十月十八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西方列強搶掠、焚燬,園林建築被毀殆盡、無數珍寶不知去向,一代名園逐漸淪為荒園廢園。一百六十年後,十二獸首中的“馬首”銅像回到圓明園,卻難有合適地方安置。圓明園是否復建存在爭議。

馬首無處安放

據央視網報道,一百六十年前的一八六○年十月,英法聯軍闖入北京,搶掠、焚燬了圓明園,位於“海晏堂”的十二尊獸首從此身首異處,流失海外。二○○七年,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以六千九百一十萬港元成功將“馬首”收購,於去年十一月將其捐給國家,並希望它回到圓明園。

圓明園管理處的管理者們犯了愁:“馬首回家”當然是好事,但考察後發現很難有合適的地方將其安置。這份尷尬讓他們再次意識到:圓明園應該擁有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圓明園博物館。

建博物館需要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認為,隨着對圓明園的研究不斷深入,出土和回歸的各類文物也會不斷地增加,圓明園要建一座博物館,這已是一種現實的需要。

二○○○年,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正式批覆了《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規劃》指出:“初步考慮將圓明園展覽館、清史館和圓明園研究中心等內容安排在圓明園大宮門西側,便於遊人參觀、遊覽、研究和園務管理”。只不過這個《規劃》真要實施,困難很多,比如圓明園大宮門附近的“一畝園”地區長期都有居民居住,拆遷工作以及其他必要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完,博物館的建設就無法推進。

博物館不可一日建成,但“馬首回家”卻迫在眉睫。正覺寺位於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的正南部,一八六○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正覺寺因北牆外的一條小河擋住了瘋狂的火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幾經討論,各方都認為把馬首先展陳於位於正覺寺正中央的文殊亭內,是首選方案。目前,文殊亭及周邊的安防正在升級改造中。他們將努力爭取在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馬首捐贈一周年這一天之前,讓馬首回到圓明園。

復建引起爭議

圓明園是否復建?專家學者中一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方是“廢墟派”,主張保持原貌、反映歷史滄桑;另一方是“復建派”,認為圓明園應該通過復建重新展現盛時的輝煌。

審批程序的複雜、“復建派”和“廢墟派”的學術之爭,經常導致一些遺址的復建、可見遺存的緊急保護遲遲沒有進展。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張鳳梧認為,現階段應該將緊急搶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先解決搶救的問題,接下來就可以再談它的展示和利用問題了。”

對於這些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幾年前就曾專門撰寫文章,呼籲更高層級的有關部門重視圓明園遺址公園建設,將其列為一項國家級文化工程。

王道成建議,組建一個包括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多部門主要負責人在內的權威領導機構,討論決定圓明園遺址公園建設中的方針大計,協調各方面工作,聘請若干古建、園林、文物、考古、歷史等學科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為圓明園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諮詢、審定規劃,並監督工程質量。

本報綜合報道

2020-10-19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76680.html 1 圓明園罹難百六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