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治療脂肪肝新突破
【本報消息】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林理根的研究團隊聯合內地、美國等多家研究機構,首次發現去乙酰化酶SIRT3調節脂質代謝從而保護肝細胞免受脂毒性損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FALD)的研究和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死亡與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隨着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改變,目前NAFLD已成為中國最常見的肝臟疾病,一八年患病率達到百分之廿九點二。由於糖脂代謝相關基於的差異,中國人患NAFLD的風險更高,NAFLD會進一步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預防和治療NAFLD非常重要,目前除了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有效的藥物和治癒方法仍然處於探索階段。澳大此項研究揭示了去乙酰化酶SIRT3通過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ULK1/2)通路,啟動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促進大脂滴分解,啟動大自噬,加速脂肪分解;另一方面,抑制脂肪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減少脂肪合成,並促進細胞微管牽引脂滴向細胞外周分佈來提高線粒體產能作用,從而減少肝細胞內脂質沉積,緩解脂毒性對肝細胞的損傷。研究結果顯示SIRT3可以作為治療NAFLD的潛在靶點,通過自噬調控肝細胞內脂滴穩定性作為治療NAFLD的策略。
此項研究獲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澳門大學科研基金資助。澳大博士研究生張甜和劉敬欣為此項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林理根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