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9月08日
第C06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超新星爆發 關係生物滅絕?

研究發現,超新星爆炸或與物種滅絕有關。

超新星爆發壓縮太陽風模擬圖(藍色圓圈為地球軌道,中心紅點為太陽。)

超新星爆發 關係生物滅絕?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布萊恩·菲爾德斯領銜的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探索了三點五九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或與一系列的超新星天文事件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在三點五九億年前,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之一——泥盆紀大滅絕發生了。一直以來,全球主流觀點認為,全球變冷是造成近百分之八十海洋物種滅絕原因。然而,菲爾德斯提出了新的假說則認為,距離地球六十五光年的超新星爆發是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提出這一假說的依據是,當時在花粉記錄中,出現大量被陽光灼傷的痕跡,這說明臭氧層遭到破壞、宇宙線輻射增強,而多次相鄰的超新星爆發有可能造成以上現象,並令不少生物數量下降。

為了證明生物滅絕與超新星有關,菲爾德斯的研究小組還集中研究了泥盆紀和石炭紀的界線,因為在那裡的岩石中含有成千上萬代的植物孢子,它們似乎被紫外線曬傷,這是長期臭氧消耗的證據。另外,根據多次實驗操作與分析,研究團隊認為,距離地球約六十五光年的一次或多次超新星爆炸,可能是造成臭氧長期遭到破壞的原因。

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稱,超新星會產生雙重衝擊,若發生爆炸會使地球處於破壞性的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中。隨後,超新星碎片的爆炸衝擊到太陽系,使行星長期受到由超新星加速的宇宙射線輻射,由此對地球及其臭氧層的破壞可以持續十萬年。

另一方面,近年來,全球很多科學家們都積極研究近地超新星可能成為生物大滅絕基礎的可能性,他們透過尋找古代放射性同位素的痕跡去論證相關現象。例如,在泥盆紀晚期大滅絕的背景下,經過對同位素:(左金右不)244和釤146物質提取和現象分析,都表明科學家提出的超新星爆炸導致生物滅絕假說的正確性。

菲爾德斯研究團隊表示,以上兩種同位素在今日的地球上都不是自然存在的,它們到達地球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宇宙爆炸。換句話說,如果(左金右不)244和釤146能在泥盆紀和石炭紀的邊界被發現,我們基本上有確鑿證據說明:一顆垂死的恆星爆炸是引發地球生物嚴重消失的原因之一。

而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產生的電磁輻射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甚至幾年才逐漸衰減。目前,以上假說中合理的驗證還在進一步論證中。

目前,全球眾多科學家仍在考究特定時期的生物滅絕事件與超新星爆炸的關係,還沒有統一定論,仍需再作進一步研究。

小 米

2020-09-08 小 米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68397.html 1 超新星爆發 關係生物滅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