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何處——死亡文化史下的澳門基督教墳場(六)
十九世紀中葉起,西方的墓葬文化由個體化向家庭墓地演變。而墳場中處於東南方位的馬禮遜墓群(Morrison Group),這個具有濃厚傳教士傾向的家庭墓地,下葬了著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及其四位家族成員,包括馬禮遜的妻子(Mary Morrison);兒子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曾擔任英國商務總監重要隨員及香港早期政務官;夭折過身的詹姆斯 · 馬禮遜(James Morrison);還有女兒瑪麗 · 麗蓓嘉(Mary Rebecca)。
馬禮遜一家的家庭墓區,大概是受上述的家庭墓地文化轉變而設立。然而,也許馬禮遜自來華後,受中國傳統死亡文化的影響,故也“入鄉隨俗”,為自己及家庭安排這個寧靜芳幽的角落,落葬於同一個地方,好能在天國中重遇。
死亡的歷史有主要的探索點:面對生死的態度、家庭的結構、死亡。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同一個調查中的不同部分,因為死亡的分量反映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正如家庭的感情直接反映在面對死亡的行為舉止。死亡文化反映在硬體上的東西很多,筆者不是墓葬藝術家,故對墓葬的面向、形式和結構等未能作有效解讀。然而,能把墓主生前死後的訊息承載起來的,就只有墓志銘,故古今的志文均成為後世史家研究死亡文化不可或缺的對象。
從《澳門基督教墳場》一書的資料中尋找能為死亡文化史所解讀的內容不多,僅僅能把一些死亡文化史的現象作扼要說明。若要把墳場內的墓主作死亡文化史的對象,必須翻查及研究東印度檔案。從新文化的角度來看,擺脫大傳統(Great Tradition)的精英文化研究視角,進入到小傳統(Little Tradition)的大衆文化視野,解讀過去不被重視的材料,或以大衆的角度看待舊材料,再現社會大衆舊日的足迹,再現其生活文化史的面向,是新文化史家的終極關懷。而死亡文化史必定是其中重要一環,在本土方面的研究,缺少新文化史或死亡文化史這一區塊的研究。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蔡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