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8月01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冷月無聲)浸身水桶寫社論的主筆

浸身水桶寫社論的主筆

一九四七年,我在廣州越華報實習,報社派我隨一位老記者前往南京採訪競選總統。那時,國民政府聲稱“行憲”,其實是一場鬧劇,我覺得自己是南明宏光政權中的柳敬亭。不過,也聽到見到許多故事與人物,倒也不負此行。其中,最有趣的是認識了“報壇怪人”龔德柏。

剛進入報界,就聽到“龔大炮”的盛名。民國時代,“大炮”繁多,其中最負盛名的為龔德柏。在採訪時,一群南北記者,混在一起的飲食男女,許多後來成為名人,像周榆瑞、卜少夫、陸鏗等人。龔先生其時已五、六十歲,一襲洗得半白的灰布長衫,一頭蓬鬆灰髮,一口濃濃的湖南腔,顯得與眾不同。聲如洪鐘,狀如坦克車,常常引人側目。他那時的報紙名“救國日報”。由於其社論專愛罵人,火力四射,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但是,夫子廟前,秦淮河畔,有時他也和我們混在一起。

我當時愛看張恨水的小說,知道他在北京曾與張恨水同在一家報社共事,便求他多談張的往事(其時,張恨水在北京主理一張報紙)。他說,張恨水的《春明外史》,很多是真人真事,“可惜我沒有他的生花妙筆,我知道的名人秘辛,比他更多呢。”此話不假,因為張恨水當年編報寫小說,而龔先生則跑新聞,秘辛自然聽得較多。

夏天季節,當年有所謂四大火爐:南京、武漢、重慶和南昌。龔先生在南京辦救國日報,自任主筆,每天一篇社論,必由自己撰寫。天氣燠熱,南京不似北京清涼,使他大呼吃不消。那時尚無冷氣機,他在家中置了一個大木桶,桶中儲滿新汲井水,桶上放一塊木板,板上置毛筆墨硯,桶內置一張圓櫈子,他便坐在櫈上運筆如飛。他太太見他寫得辛苦,有時給他遞杯香茶,他一飲而盡,繼續埋頭撰寫。龔先生寫文章極快,兩小時便完成一篇三、四千字的社論。社論寫畢,他才走出木桶,穿上衣服回報社排字付印。他的文字技巧不算好,直來直往,但勝在率直無華,社論中罵胡適、王雲五、李四光等人,政界名人也被他罵怕了。

後來,龔先生罵人罵出禍了。他在獄中寫回憶錄,最精彩的一章是西安事件,他筆下的蔣介石的醜態寫得活靈活現。出獄後,他家產蕩然,窮愁潦倒,最後鬱鬱而終。一代報人,收場如此,可哀也。

李烈聲

2020-08-01 李烈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60831.html 1 (冷月無聲)浸身水桶寫社論的主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