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7月25日
第B12版:攝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勇闖新世界

母親(一九二四年)

蘇聯國家出版局宣傳海報(一九二四年)

Pro Eto(馬雅可夫斯基詩作 ,一九二三年)

羅欽可自拍照(一九二九年)

勇闖新世界

在俄羅斯的攝影史上,羅欽可(Alex-

ander Rodchenko)這個名字不可不提。欣賞他人生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其實也同時在側面了解俄國上世紀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羅欽可的藝術之路,在聖彼得堡、喀山和莫斯科這三座俄國一級歷史文化城市穿梭往來:他出生於沙皇時代的草根家庭,雙親為了生計,舉家搬到了大城市聖彼得堡。因父親的工作關係,羅欽可在劇院出世,不少的孩童時光,也在那個演繹人生悲喜的舞台上度過。少年時的他隨家人移居喀山,並在當地入讀美術學院。羅欽可有緣接受教育,是雙親艱苦經營的成果。這幅羅欽可為母親拍攝的近鏡肖像照,相信是當時俄國不少勞動階層的面貌之一。照片中的她,穿上自己手織的頭巾,用她充滿歲月痕跡的手舉起眼鏡,在將近花甲之際,第一次學習閲讀和認字。

一九一五年,羅欽可移居莫斯科,從此展開了一場視覺領域上的冒險之旅,為俄國的藝術發展開拓另一種潮流。兩年後,十月革命爆發,由列寧領導的武裝起義,成功推翻俄羅斯帝國,結束沙皇統治。在大時代的轉折點上,羅欽可有如許多出色的攝影家,一直以多重身份,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上探索未知。他當過畫家,亦做過視覺和裝置藝術的工作,其後更涉足雕塑、建築、舞台設計、電影、廣告、文學等範疇。

但作為一個結構主義者,羅欽可當時深信攝影才是藝術創作的未來所在。結構主義的文藝思潮,起源於十月革命後的俄羅斯,對現代藝術運動的影響,不亞於同期在德國誕生的包豪斯,兩者皆藉着藝術,實踐各自的社會改革和理想。承新時代崛起之天時地利,再配合世代為無產階級的“人和”,羅欽可很快得到蘇聯官方重用,成為蘇聯設計學派的創始人之一,透過他的美術作品,為社會主義衝鋒陷陣。

“我們必須為視覺想像帶來變革。”對羅欽可來說,攝影之於藝術,就如十月革命之於俄國,有歷史賦予的使命和意義,而早期的蒙太奇攝影,是他真正踏上攝影之路前的熱身之作。蒙太奇(montage)源自法語,有構成、裝配之意。蒙太奇以鏡頭和剪輯,影響電影的節奏和敍事方式。蒙太奇攝影則主要透過剪栽、重組、重疊和拼合圖片等美工手法製作新的圖像合成品。除非將合成品拍成相片,攝影蒙太奇的製成品,嚴格來說並非百分之百的相片,說是平面視覺藝術品可能較為貼切。

一九二二年,羅欽可跟其他志同道合之士,以社會主義和人民之名,進行突破美學傳統的視覺實驗。例如他將蘇聯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以蒙太奇手法表達。兩年後,羅欽可開始為蘇聯政府創作政治宣傳品,這幅為國家出版局製作的廣告海報,風格鮮明,視覺上充滿強烈的時代象徵意義。而這一幅看似漫不經意的自拍照,更似是他一生旨在巔覆攝影和傳統審美觀的起點,而羅欽可在集體和個人主義之間不斷遊走,亦為他往後的攝影作品惹來不少爭議。

(羅欽可視覺革命 · 二之一)

撰文:杜 然

攝影:Alexander Rodchenko

2020-07-25 杜 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59440.html 1 勇闖新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