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7月25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以生為本 發掘多元

以生為本 發掘多元

一紙成績表,能否代表學生能力的高低?本澳留級率曾居世界前列,以學習分數論成敗的單一評核制度,為人所詬病,留級烙印更伴隨學子一生。逐步降低留級率甚至取消留級制度,因時制宜改善評核制度,因材施教重視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突破固有的知識灌輸框架,方為教育長遠發展之法。

縱觀回歸之初的高峰期,中學留級率逾百分之十五,小學及高中均百分之七點多,近年各教育階段學生的留級率持續下降。過去有些教師視留級為一種手段,希望藉此讓學生打好基礎、刺激學習動機及在挫折中“逆境自強”。但不少研究及實例得出,留級對學生的成長弊大於利,家長、學生皆聞留級色變,乃心中永遠的痛。留級制度下,有一批學生被學校淘汰,影響學習積極性,陷入一次又一次轉校的惡夢中,最終甚或輟學,人生似跌進谷底。

多年來升學要求,視為主張學生留級原因之一。現今時移世易,近幾年升學渠道多樣、學生出路多元,各地院校入學亦不只採取入學考試形式。有校長直言,大部分學生非以傳統一次性紙筆測試進入大學,高留級率已無存在必要。由此可見,與其過份執着於分數要求留級,不如發掘學子的多方面才能,更能保障學生未來有好的發展。

此外,近幾年本澳留級率持續下降,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成績亦逐步上升。特別是PISA二○一八研究中,本澳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首列全球第三,為參加歷屆PISA測試的最佳成績。此舉印證了澳生能力的進步,宜從中思考多元評核、留級制度的孰利孰弊。

在知識與科技急速發展的新時代,未來社會需要的是跨學科、具創意思維及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教育改革要同步跟上,值得各教育持份者深思。教育界要及時扭轉根深柢固的觀念,適應學生之間能力的差異,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採用多元評核,培養學子學習積極性。家長也要更多陪伴和解決子女學習問題,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個人發展。

夏 耘

2020-07-25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59413.html 1 (新聞小語)以生為本 發掘多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