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低碳澳門之我見
一株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一片荒地長出高樓大廈。時間飛逝,萬物更迭,轉眼間,眼前的澳門與當初的寧靜小城竟判若兩者。
還記得初到澳門時,馬路上的車輛並不多,空氣清新,舒曠神怡。但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富”了起來,路邊、停車場佈滿了各式各樣的柴油車。每到上下班高峰期、節假日,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變得更加狹窄,一輛輛車都為此急得直冒氣。馬路的確熱鬧了起來,我們的生活也隨之“熱”了起來。
那時候,路邊的垃圾桶也不多,但卻足矣。而隨着人們物質的需求上升、澳門旅遊業的發展,市民產生的垃圾量也多了,再加上垃圾分類的普及不足,許多垃圾無處可歸,只落得在街頭流連的地步,形成了土地污染、水污染等問題。人流多了,縱使垃圾桶數目增加了,卻遠遠應付不下這暴增的垃圾量了。
面對這麼多的城市問題,難道要縱容這些情況發生嗎?不是的,澳門政府早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如“環保FUN”、“回收好Easy”等,但無奈推廣力度不足,並沒有大的成效,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難以改變。但這種現狀若一直維持,便會對澳門,甚至是全球帶來一發不可收拾的傷害。
汽車的確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但步行卻能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另一種美好,快馬加鞭的生活總會錯失了沿途的美景。廢棄的瓶蓋可以製成獨具特色的藝術品,陳舊的家電可以提取出有用的零件。沒有什麼是廢棄的,只要你發現它的其他用途。
人們只看到大樹的茂密,卻看不見其成長的艱辛;人們只看到高樓的繁華,卻不知它竣工前的困難。澳門也是如此,在發展成一個宜居城市前,必定要面對這些挑戰。
鄭曉迎 利瑪竇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