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鑼鼓薪火相傳
文、圖:子 凡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化局最近公佈了新增五十五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涵蓋多種類型,當中不乏屬於“藝術表現形式及屬表演性質的項目”之八音鑼鼓。儘管八音鑼鼓歷史悠久,但時移世易,若像老一輩以演奏方式傳承,實屬不易。為此,澳門道教協會早年情商該協會會長吳炳鋕父親吳天燊道長,借出珍貴的現場錄音帶,誠邀前理工學院教授戴定澄及原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忠人為《朝臣大戰》記譜,為傳承非遺不遺餘力。
西皮二黃廣東曲藝
據積極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遺項目“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及八音鑼鼓的吳炳鋕稱,八音是指八種製作樂器的材料,包括金、石、絲、匏、竹、土、革、木八類,實際演奏樂器的製作材料並不止八種。八音鑼鼓前身是古時由人聲演唱的曲牌,後來發展為由樂器代表人聲來表演。長期以來,八音鑼鼓是廣東曲藝的一種,清代中葉開始流行於廣東地區,演唱及彈奏的是廣府戲班唱本。因當時戲班場地供不應求,或表演場地所限,戲班藝人及樂師便組成八音班,應邀到茶坊、食肆及祠堂唱戲。
八音班的音樂唱腔從西秦戲中演變而來,以“二黃”、“西皮”(亦稱皮黃腔)兩種腔調為主,故又稱“西秦班”。昔日每位樂師負責一種樂器,有鼓、鑼、鈸、嗩吶、笛、二胡及三弦等。八音班亦有些邊演奏、邊演唱,又稱為“唱八音”或“唱西秦”。八音班擅長鑼鼓吹打樂,昔日專為婚嫁迎娶、傳統節日提供禮儀性的音樂。
鑼鼓櫃巡遊壯行色
吳炳鋕坦言,近廿年來八音鑼鼓的搶救工作,早在順德及新會等地開展,順德杏壇高贊村、麥村及南華村的八音鑼鼓開始恢復,樂師們常在農村工作,利用晚上排練及演奏。之後活動更趨活躍,逢年節、廟會及神誕,在順德、新會及吳川等地,八音鑼鼓都會參加演奏或上街巡遊助興。二○一四年順德八音鑼鼓櫃,被錄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名錄。
八音鑼鼓櫃的櫃子為長方形狀,如同新娘子坐的花轎,高度一般為一點二至一點八米。用酸枝、花梨等做成,是一個四邊配有柱子,上面配有絲綢繡花的華蓋櫃子,其頂蓋、柱子、周邊再飾以雕刻的各種花紋圖案,或歷史人物、或亭台樓閣,栩栩如生。現時在順德杏壇高贊村保存下來有清代鑼鼓櫃“飾喜華莊”、“鳴盛銅台”、“雲門小榭”及“和樂瓊樓”四台,分別約造於清乾隆、光緒及宣統年間。普通的鑼鼓櫃,則以飄色用的色台改裝。
昔日鑼鼓櫃巡遊時,帥旗在前,羅傘在後,橫旗(俗稱荏)分列左右。八音鑼鼓櫃由四個人抬着,內放大鑼和鼓等樂器,其餘大鈸、嗩吶及二胡等樂器則由演奏人員各自拿在手裡,音樂清澈響亮,鼓點層次分明,抑揚頓挫,邊行邊演奏,陣容壯觀。
婚嫁殯喪會景巡遊
為深度研究澳門八音鑼鼓,戴定澄二○一二年三月訪問了吳天燊老先生。吳老先生為吳慶雲道院第三代傳人,據憶述,其父吳錦文一輩時,澳門已有八音鑼鼓的班底,常為神誕、婚宴及節慶等喜慶事宜,以及如出殯喪事等提供服務,形式包括巡遊吹奏和坐堂吹奏兩大類。一九三七年葡萄牙巴波沙總督來澳時,澳葡政府及華人社團舉行大型歡迎會景巡遊,當年八歲的他,隨“丁富貴”八音館的鑼鼓櫃參加了巡遊。
澳門道教協會副會長葉達補充,二○○六年特邀王忠人來澳,為吳慶雲道院保存五百多首道曲進行記譜工作。當中記下了由吳天燊掌板及羅全以大嗩吶吹奏的《點降脣》套路及《火炮頭引》套路,一併載於《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一書。其後,吳炳鋕及王忠人加以整理及潤飾後,編排成為《文武點降脣》曲目。其後,作為澳門道教協會核心團隊的澳門道樂團,曾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乃至多個海外華人地區,展演有關道樂曲目,助八音鑼鼓發揚光大。
道院世家祖孫三代
吳天燊獨子吳炳鋕,自小在道門及八音鑼鼓氛圍中成長,幼時已獲祖父和父親薰陶,經常到船上觀看道場法事及八音鑼鼓演奏,長大後更習得純熟的道教科儀和敲擊音樂技巧,得其父之傳。吳炳鋕八十年代初於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未有選擇繼承祖業當火居道士,卻有感以吳慶雲道院為代表的澳門道教科儀及八音鑼鼓、音樂和曲譜恐怕會失傳,於是立志加以弘揚。
近年,吳炳鋕將其父之學授予其子吳炯章,自兒子澳洲大學畢業回澳後,即加入道樂團成為敲擊手,成為吳氏家族第五代傳人,致力將富本土特色的澳門吳氏敲擊樂薪火承傳。
王忠人讚賞吳炳鋕父輩不僅是道門中翹楚,更是技藝高超的八音鑼鼓掌板。八音鑼鼓很多曲目通常都是道場打鬧台的主要組成部分,受家學淵源及道教活動的影響,吳炳鋕與八音鑼鼓結下深厚的緣份。
搶救文遺培養後進
近年吳炳鋕傳承和弘揚“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外,對八音鑼鼓的搶救工作也傾注大量心血。既邀請音樂界對原有音響資料錄音整理,把八音鑼鼓中具代表性的曲目用簡譜形式結集出版,另借助澳門道樂團這平台展演和推廣八音鑼鼓,這過程將原有樂器的簡單配置擴充為現代中樂樂隊的編制形式,形成新的“八音”組合,對《朝臣大戰》、《喜滿堂》、《落難得美》等樂曲進行了適度的編配,使音響更豐富。
同時,在培養後繼人才方面,則通過舉辦敲擊樂學習班,吸納中小學生為培養對象,初見成效。王忠人自覺有幸參加八音鑼鼓的記譜整理,為傳統音樂的搶救保護和弘揚略盡綿力。
訂正:上期《離開離不開的筆墨緣》文中“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實為“梁世雄”。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