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的風景最美
——寫在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五周年
二○○五年七月十五日,澳門獲得了第一張世界文化名片——澳門歷史城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卅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地。由八個廣場前地和廿二處建築物組成的澳門歷史城區,如同一串美麗的項鍊,鑲嵌在澳門半島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
歷史造就了澳門獨特多元的文化,澳門歷史城區的完好存護,充分證明澳門是一個長期成功實踐文明多樣的地方。她以歐式前地/廣場、中式廟宇、西式教堂、劇院,以及中西合璧的大屋等珠聯並舉的建築實例,向世界講述以多元文化為底色的澳門故事。二○一四年正式生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法》,是對文明多樣性的保護和尊重提升到了法律層面,確保澳門的文化遺產在法律保護下,得以發揚光大和世代傳承。
二○二○年的今天,我們以過節般的喜悅之情迎來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五周年紀念日。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由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的一首詩到海德格爾的哲學闡發,最後成為了所有人共同的嚮往。從澳門歷史城區的佈局到澳門人和歷史城區共生共存的和諧關係,體現了人類對“詩意棲居”美好願望的努力達成。今天,這份詩意已渾然天成於澳門城市之中,共存於澳門人日常生活的細節之內。
為使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得到有效保護和管理,並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國際承諾,《文遺法》將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獨立成章,確立了世界遺產的保護範圍。同時《文遺法》也確保澳門歷史城區原有歷史特徵的完整保存和傳承。可見,成為世界遺產後的澳門歷史城區,並不是被孤立地保護起來,而是和此地的特色生活的方式、地貌形態、自然和環境的結合,以及昔日的城市佈局、周邊建築藝術的完整性等相互映照,彼此呼應。如果拎出澳門歷史城區的任一建築單獨看,和其他遺產地相比較,也許會驟然失色。因為,論輝煌——澳門的教堂難與歐洲教堂抗衡;論規模——澳門的中式廟宇也好、大屋也好,與內地有了年頭的建築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澳門歷史城區的價值在於其整體性,他們有東方和西方、歷史和當下,彼此顧盼,相互關聯。這也正是澳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獨一無二之處,一整片的澳門歷史城區,凝聚了歷史的厚度、澳門人情感的溫度和生命的鮮活度,讓現實之光照進歷史,並映照出明亮的未來。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向世界講述的精彩故事,這個故事由宗教開始:“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自十六世紀初,聖老楞佐教堂、聖保祿大教堂、聖安多尼堂等教堂陸續在澳門興建,它們與澳門的媽閣廟、蓮峰廟、普濟禪院三大古刹安然共存。西方宗教在澳門播種之時,也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之日。今天的大三巴通往位於大炮台的澳門博物館一側,有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瑪竇的雕像。今年恰逢利瑪竇逝世四百一十周年。當年作為西方宗教在澳門的奠基人范禮安指定的“中國傳教團主管”,來到澳門的利瑪竇“操漢語,着華服”,以西洋科學知識和天文儀器等作為傳教手段,讓中國人看到了世界,開啟中西文化交流,也使中國成為世界意義上的中國。沿媽閣廟一路逶迤而行,途經受阿拉伯及哥特建築風格影響的港務局大樓(原稱摩爾兵營),過葡人居住區亞婆井前地,入位於龍頭左巷的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故居——鄭家大屋,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站在庭院間,“前迎鏡海、後枕蓮峰”的城市佈局,要憑想像靠“腦補”完成,共飲亞婆井的水、家人圍坐、燈火可親卻必然是歷史城區中最為雷同的日常景象。離此不遠處,是著名的聖老楞佐教堂。聖老楞佐是護佑航海的西方神祇,也是昔日在澳門的葡人期盼遠航的親人歸來的地方。這與中國人在媽閣廟供奉天后娘娘,祈求出海親人平安回家的願望無異。同一片土地上,中葡國民心同此理,東西方情歸一處。澳門歷史城區有更多景點,需要我們用腳步去丈量,用欣賞和理解的情感去對話。
而在我看來最特別的一處景點,莫過於位於白鴿巢公園旁的基督教墳場,一百六十二位不同國籍的人長眠於此。因緣際會,澳門成為他們人生的終點站。為人所知的有英國畫家喬治 · 錢納利、第一位把基督教傳到中國的馬禮遜及其妻、其子。一座墓碑,就是一個漂泊靈魂的棲息之所。起始於宗教的澳門歷史城區的故事,行到此處,合該到了尾聲。
讀過天津作家甘以雯女士寫澳門的文章《溫潤的光澤》,予我印象最深的一筆是甘女士寫了基督教墳場內用力擦洗墓碑的女工:“在雨水很多的澳門,用得着這麼用力嗎?”“而二○一九年夏,我們在墓園中也看到一個女工,正在認真地用割草機清整草地,空氣中飄散着青草的芳香,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這裡不是萋萋芳草,而是整潔的草坪,清潔的墓園。”
澳門歷史城區,體現了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包容,當中不乏對生命的尊重和悲憫情懷。
關於歷史城區的故事,如果說宗教是故事的開端,生命的終結是故事的結尾,那麼故事的核心則是守護和傳承。
“文化遺產,共護共享”,是特區政府負責文化遺產保護部門文化局的宣傳口號。在澳門申遺成功十五年的歲月裡,澳門居民從身邊的日常逐漸認識世遺的內涵、價值到保護意識不斷加強。文化局的保護世遺宣傳推廣工作從面向大眾市民到指向特定受眾,從每年的文化遺產嘉年華活動到特別為青少年群體開辦的“FUN享文遺”講座、“文化遺產小小導賞員培訓計劃”、“實踐培訓計劃”等,向青少年傳授文化遺產知識及實地講解導賞等,讓文化遺產這一獨特的不可複製的珍貴資源發揮其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越來越多地成為澳門人的日常空間,得到完好保護的同時得見未來。又由於鄭家大屋持續地作為向青少年提供培訓及推廣文化遺產知識的場所,二○一八年底,鄭家大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授予“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對澳門在積極推動青少年認識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肯定。文化局持續不斷地把“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文化遺產”的保護遺產的觀念灌輸給每一位市民,使之身體力行地履行守護與傳承之責。因為,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僅屬於澳門人,更屬於全人類。讓守護傳承的故事核心歷久彌新。
穆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