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品牌打翻身仗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日本製造是靠廉價勞動力大舉出口,產品靠低價打開國外市場,由於質量差而受到西方所詬病:“他們出口的玩具玩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質量問題;他們出口的燈具壽命短得讓人無法接受。”
奧運會使這一切大為改觀。競技體育中,時間精度的重要性無與倫比。石英鐘精密度高,但體積龐大,而且電力消耗驚人。日本的精工集團不僅取代了歐米茄成為大賽的指定計時用錶提供商,而且秘密進行了一項名為“59A”的計劃,其目標就是在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之前,全力完成可以攜帶的石英鐘。為了能攜帶,就必須以電池來帶動。這一目標在一九六一年實現了。這款世界上最早使用電池帶動的石英鐘,重三公斤,平均日差僅0.2秒,裁判用一只手便能輕鬆攜帶,而且兩個電池可以用一年,這和一九五七年有一部小型卡車那麽大的石英鐘錶相比,是相當驚人的進步。
精準的計時服務讓精工集團的計時錶在一九六四年的奧運會大出風頭。自行車、五項全能、馬術、射擊以及遊泳等多個項目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日本在“二戰”中製錶工業被摧毀殆盡,但石英錶的興起給了日本鐘錶絕佳的機會,由此,精工也成為世界級的鐘錶品牌。
除了精工,富士膠卷也是典型的一家。奧運會期間,東京日比谷繁華的街道兩旁可見廿五平方米的巨型奧運照片速報,使用的正是富士彩色打印技術。整個大賽期間,大到國立競技場,小到便當販賣店的一角都設立了膠卷專賣櫃台。據說當時的盛況達到了顧客都無法擠進店的地步。
(東京的奧運情緣 · 十六)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