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防疫 拓放寬限制空間
一直祇聞樓梯響的放寬粵澳出入境限制措施,今日終於啟動,標誌着兩地持續抗疫的工作取得成效,給予各方信心。逐步放寬通關限制,為提振澳門經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邁出疫下新一步。
長期以來,關於港澳的政策措施都是如影隨形,包括疫情下探索的“寬關”措施,港澳亦密切溝通,甚至憧憬粵港澳三地實施旅遊氣泡計劃。但疫情發展難料,政策亦要隨機應變。香港疫情升溫,粵澳兩地率先推行放寬通關,政策分步走,雖有別過去,但面對史無前例的世紀疫情,政策措施沒有先例可循,只能按照各自社情、民情,逐步推動經貿、民生往來,支持復工、復產。
香港疫情突然升溫,部分個案源頭不明,當中有防疫政策的漏洞,但亦反映疫情存在的不確定性,值得澳門警惕。特別是粵澳放寬入限制後,人員往來漸趨頻繁,潛在感染的風險隨之提高。既要振經濟,又要顧防疫,企業營商及居民日常生活不能輕心,否則一旦疫情反撲,將斷送過去多月來取得的防疫抗疫佳績。
過去數月來,澳門疫情防控工作快速靈活調整,因應漏洞迅速反應,及時堵截,避免輸入性個案導致社區爆發。雖然政府抗疫工作取得成效,但民間的抗逆心態、措施長期施行而產生的抗逆疲勞,難免開始鬆懈。尤其街上隨處可見不戴口罩或口罩佩戴不合規格的居民聚集;企業防疫措施也是互有長短,情況值得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今次粵澳率先放寬限制,肯定了兩地政府的抗疫工作,但距離人員正常往返交流仍有距離,特別是自由行簽註未有恢復的消息,此刻任何疫情變化,可導致通關正常化出現變數。政府既要繼續做好防疫政策工作,民間的企業營運、個人生活也要端正抗疫心態,謹慎做好防疫措施,給予旅客安全旅遊的信心,共同創造更多放寬限制的政策空間,杜絕一放寬即失陷的尷尬局面,為後疫情時代的澳門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