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與索馬里蘭互設代表處
學者:飢不擇食同病相憐
台灣本月一日宣佈與不被國際承認的非洲索馬里蘭互設代表處,並視之為“重大外交進展”。對此,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形容,對現在處於“邦交”極度困難的台灣來說,“撿到籃子裡都是菜”,有種飢不擇食的感覺。
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一日宣佈,已於今年二月廿六日與索馬里蘭外長在台北賓館簽署議定書,雙方同意以“台灣代表處”與“索馬里蘭代表處”名稱,互設代表機構。他指,台灣人員已於二月六日進駐索馬里蘭,設處相關作業持續進行中,正式揭牌的日期將由雙方進一步磋商。
國際社會未承認索
據資料顯示,所謂索馬里蘭共和國,實際控制原索馬里十八個省份中的五個,一九九一年在索馬里內戰後宣佈獨立,但不被國際社會承認,迄今被公認為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的自治區之一。
台灣退休“大使”徐勉生認為,蔡當局過去四年外事一敗塗地,走投無路之下,在世界地圖上尋覓不為人知的“國家”相互取暖。台灣與索馬里蘭既無歷史淵源,又無地緣關係,為了自我安慰而建立關係,這種飢不擇食的做法,不但突兀,萬一引起索馬里的反彈,更是得不償失。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今日受訪表示,台灣目前處於所謂“邦交”極度困難的狀況,所以“撿到籃子裡都是菜”,有“國家”願意與其“建交”,台當局一定會拿來大肆宣揚,但這並不是甚麽“外交突破”。“跟一個不被承認的地區建立所謂‘邦交’關係,只能說台灣與索馬里蘭具有同病相憐的感覺。”
增加兩岸鬥爭議題
張文生補充道:“台灣與索馬里蘭的關係,首先不是一個正式的‘外交’關係,也不產生國際法上承認台灣主權‘獨立’現狀的法律後果。所以台灣大肆宣揚的‘外交’上的成就和勝利,只是‘精神勝利法’,是一種自我安慰。這對台灣的對外關係、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發展以及民眾福利,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給兩岸鬥爭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議題。”
證台外事極度困難
在張文生看來,這實際上是台灣“邦交”在極度困難、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像海上飄來的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有點飢不擇食的感覺。
另外,由於索馬里蘭位於非洲國家吉布提旁邊,而吉布提正是中國大陸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軍事基地。有島內學者認為,台灣在索馬里蘭設立代表處,索馬里蘭可進一步提供吉布提訊息,讓台灣方面能進一步掌握和了解大陸在非洲的軍事外交動態。
必遭主權國家反彈
對此,張文生表示,台灣也許想這樣做,但是沒有能力。因為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軍事力量非對稱比例已越來越大,台灣並無能力在非洲,甚至在海峽兩岸跟大陸對抗。希望藉此了解大陸軍事秘密和成就,只是一廂情願。
張文生強調:“兩個謀求分裂獨立的地區如果勾結起來的話,那麼他一定會遭到主權國家的反彈。台灣當局到最後可能得不償失,甚至可能跟索馬里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也會使得兩岸在國際領域、外交領域的鬥爭又增添新的戰場。” (香港二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殷田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