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葡碎石路
社交網站裡懷舊群組眾多,但幾乎都有個共同傾向,就是對黑白菲林拍攝的老澳門照片情有獨鍾,而且很多人都在照片下聲稱“澳門原來的樣子”、“真正的澳門”等等,而且有為數不少留言者,其實比這些照片還要年輕,即他們並未真正經歷過照片中所記錄的日子。“懷舊”作為對當下不滿的主要象徵,同時又是讓人忘記當下、切斷歷史脈絡的工具。
如果議事亭前地的葡式碎石象徵澳門獨有的文化,那麼雀仔園、關前街一帶圖案令人摸不着頭腦的仿葡式碎石路,卻是一種擾亂社區文史脈絡的“新裝修”。這些晚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議事亭前地美化工程很多年的仿葡式碎石路,很多時是一些簡陃的動物、昆蟲、植物的剪影,既不具美感,也無法反映圖案與社區的歷史文化,完全為了滿足觀光客凝視的慾望。葡式碎石路鋪在歷史城區範圍內可以理解(但對行動不便者而言是不友善的),而以“美化”之名,鋪在一些以華人文化為核心的老社區中又是否合適?
澳門學者陳美玉在〈視覺文化與城市空間:再看我城〉一文中,便直指“這個粗暴的‘文化兼容’手段,騎劫了老區的主體敘事權”,並提問:“這種擁抱與社區居民生活內涵毫無交集的殖民者文化表徵的目的是什麼?真的是美化舊區?抑或是消費葡萄牙的文化符號?”一個地方的文化特徵不是被給予的,而是與民眾生活相互依存的,否則城市只是一個佈景板,不但無法向觀光客傳遞真正的在地歷史,也對居民認識本地歷史文化造成障礙。
可惜的是,現在社會整體的言論環境都傾向非黑即白的狀態,對很多具爭議性的問題,往往只有是與否兩個選項,並沒有深入思考、討論的耐性。而有關部門事前缺乏諮詢,事後草率了事的態度,也助長這種有爭議性,卻無討論空間的常態。
(誰的石仔路 · 二之二)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