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爲何引發軒然大波?
國外出書的容易,超乎絕大部分同胞的想像。筆者算是對此有所了解的,但仍不免貽笑老外。疫情爆發前,我勉勵一位瑞典學生,告訴他瑞典有位叫高本漢的漢學家,跟他是同鄉,在中國影響巨大,這位漢學家廿六歲時就開始出版大部頭的代表作,希望這位同學以高本漢爲榜樣。結果,這位同學點頭稱是之後,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在我們瑞典,出版一本書是很容易的事情。
再次,源於另有情緒。今天早上,讀到一位自稱定居美國紐約已逾二十年的華人媒體人所寫的文章,質問方方,假如她生活在如今疫情遠比兩三個月前武漢嚴重的美國紐約,會不會寫那些有負面情緒的日記。這位華人作者的文章充滿了“正能量”,沒有批評總統、政府抗疫不力,有的是讚美政府與民衆同心協力抗疫救人,志願者不戴口罩,把防護物品留給病人和醫護人員,明知有生命危險,但美國民衆仍踴躍報名加入志願者行列,到處都能見到笑臉。她的意思很清楚,方方不應該躲在家裏宣泄“負能量”。這位華人作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個對自己生活的國度、制度感到滿意的人,雖然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乃至生命危險,心裏是沒有多少憤懣怨恨的。我國文學史界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盛唐詩人,多數都是懷才不遇、人生坎坷的,自身並沒有分享到大唐盛世的榮華富貴,但是他們創作的詩歌基調卻多是積極昂揚的,思想都是忠君愛國心繫蒼生的,總之沒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這是爲什麼?有學者如是解答:因爲他們認爲李唐王朝的制度是沒有問題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合理最先進的。(三之三)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