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句“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隨之而來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報道和各式段子。
“大眾創業”的號召還言猶在耳,不過五六年的光景便演變到“全民擺攤”,箇中的心路歷程不可謂不心酸。地攤的記憶,少不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改裝三輪車、鐵皮手推車,離不開低價的全場兩元和顏色出界的侵權玩具,隨着“地攤”二字的火紅火熱,幾個內地知名社交通訊軟件上衍生不少“落魄系列”的攤販貼圖和鬼畜表情包。地攤經濟將如何接棒創新創業、助力走出新冠陰霾下的就業危機和經濟危機,筆者至今仍未參透,畢竟在內地隨意擺攤設點、佔道經營乃屬違法(北京更明確官宣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城管與攤販時常因而上演貓鼠大戰。
成本低、門檻鬆、流動性強是地攤的三大特點。無獨有偶,這三大特點或可望在澳門成就一項另類“地攤經濟”。自從澳粵口岸實施管控,珠海一張小小的居住證便難住了不少吃慣內地美食的澳門老饕,惟終日被抖音快手裡的食播迷得暈暈乎乎,按捺不住對某茶、酸菜魚等味蕾衝擊所帶來的口腹之慾,又不甘“蝸居”在這三十餘平方公里土地之內,整天詰問政府何時通關,稍不如意便登入臉書抱怨一番,彷彿眼下的“憋屈”全因政府造成。嗅覺敏銳的生意人,憑着“民以食為天”的領悟,以這群食客為目標,遂以跨境外賣為噱頭,透過社交平台大派廣告,聲稱有專員可自由通關運送兩地熟食餐飲——收費當然不低,一時間竟也詢問者眾;這也難怪,通關未受限之時多少人天天珠澳兩地來回跑,或北上工作應酬所需,或兩頭住家奔走安撫,或呼朋喚友吃喝玩樂,突然政府下令閘門半掩,縱是禁得住身體,也禁不住蠢蠢欲動的心。倘疫情期間送口罩、送藥物、送奶粉是送人情,則疫情後期是直接對準饕餮們的胃,力求將營商之危轉化為逆市商機,催生出的跨境外賣能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還需一試水溫,倘市場受落,此現象將遍地開花。
跨境外賣是否合法、箇中隱含風險,對商家而言,尚在其次,畢竟有市有價,何況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原來熟食也需檢疫,還振振有詞“以前經常打包回澳,未試過被捉”——無論供方或需方,此等迷思者決不在少數。可見,除了對水貨客和盜版貨物外,加強對跨境運輸熟食的宣傳教育工作亦應提上日程,倘待其蔚然成風再行打擊,只會有人藉詞政府不近人情。
跨境外賣的另一個問題,還有白色污染。時下所見,一單外賣配附的餐盒、匙羹、刀叉多是塑膠製品,少不免還有至少一雙散發刺鼻氣味的筷子。大快朵頤過後,是迫在眉睫的垃圾處理難題,是每一個政府不可迴避的環保議題;如何保持商業活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處,更是人類對兩者平衡共存的良心探索。只是,探索的結果如何,看看外送平台上一通通售罄告示,你我心中清楚不過。
後疫情時代,不論是經濟復甦或是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單靠繚繚煙火幾縷,恐怕不夠份量。與其寄望全民地攤經濟,為着人類福祉着想,倒不如還是考慮全面低碳經濟。
黃爾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