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國抗疫邏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七日發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專家認為,發佈白皮書是出於慣例。白皮書記錄了中國抗擊疫情的歷程,分享了中國抗疫的經驗,還前所未有地梳理了中國完整的抗疫邏輯。
以人民為中心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白皮書對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回顧了中國自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今年五月末的抗疫歷程。
對於此次發佈的白皮書,曾承擔湖北前方新聞發佈和信息公開專家指導工作的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董關鵬表示,“在中國重大的歷史階段、重大的任務完成的時候,其實發佈白皮書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慣例。”
對於白皮書中的內容,董關鵬分析認為,白皮書不僅是對日常或零散發佈的內容進行一次高度凝練和系統總結,讓政府與百姓更好地形成時間軸共識、邏輯共識和證據鏈共識,更是前所未有地梳理了中國的救治邏輯。
“第一層邏輯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董關鵬說。據記者統計,白皮書正文當中“人民”一詞出現了八十九次,還專設“人的生命高於一切”部分,論述疫情爆發後,中國以寧可一段時間內經濟下滑甚至短期“停擺”,也要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的巨大勇氣。據白皮書介紹,從出生僅三十個小時的嬰兒至一百多歲的老人,中國都不計代價搶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最終,湖北省成功治癒三千餘位八十歲以上、七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
防控救治兼顧
第二層邏輯是關於防控和救治兩者之間的邏輯關係。中國由於機制優勢,可以實現“全國一盤棋”,在全國範圍內合理調配醫療物資、調配被隔離的小區的生活必需品,這是西方國家難以做到,也是難以理解的。白皮書用“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一個完整的部分敘述了中國的邏輯和做法,董關鵬表示,“這有利於很多國家反思,以及調整尚在疫情中的做法。”
實際上,由於中西方制度、文化、思維上的差異,雙方不僅在疫情的防控方面有錯位,外界對中國的信息公開也總持懷疑態度。
作為曾親赴武漢一線,指導前方新聞發佈和信息公開的專家,董關鵬透露,起初,由於語句表達不順暢、口罩佩戴不準確等問題,一線的信息發佈受到外界質疑。面對質疑,曾有學者提出,發佈會或許不是最好的形勢,建議政府考慮是否繼續舉辦新聞發佈會。但專家組最終還是堅定要進行及時的信息發佈。“哪怕一場發佈會裡的一段表達受到了網民的質疑,只要大家堅持講事實,堅持講真相,堅持每天發佈,我們會取得群眾的信賴,人民的理解。我們始終堅持的是實事求是,坦誠溝通,這樣一個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