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行多步 減生活垃圾
三年前,環保局訂定十年後人均垃圾棄置量減三成的目標,當時有聲音批評目標過低,沒想到往後垃圾棄置量不跌反升。新出爐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一九》更讓人汗顏,去年人均垃圾棄置量再創新高,較前年上升百分之三點二至每天二點二四公斤,續高於新加坡、香港、北京、廣州及上海,“冧莊”榜首。大眾質疑七年後,低目標也可能“走數”?
隨着澳門人口、旅客量及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近十年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前者增長接近一點八倍。垃圾焚化中心去年接收逾五十五萬噸固體廢物,較前年上升百分之五點三。
先說污染嚴重的塑膠,千呼萬喚的膠袋收費終在去年十一月生效。以經濟手段推動減少濫用膠袋,在澳乃屬初試階段,經逾半年運作,市民逐漸適應。雖然措施開了好頭,但社會有感欠缺配套銜接,究竟有何進一步減塑,甚而推動商戶採用可降解膠袋的長遠計劃?
有機垃圾為固體廢物佔量最多,開展生活垃圾徵費無疑是最佳切入點。早於一六年,當局便着手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前期研究工作,惟一直只聞樓梯響。去年十月,當局稍為“鬆口”,透露已計劃展開生活垃圾收費模擬試驗項目,藉收集數據作為開展相關政策的科學依據。有意見認為,前期工作尤為關鍵,除透過數據分析評估每日收集量,更應優化設施,達至有足夠能力讓所有生活垃圾在地資源化。
生活垃圾收費定位與膠袋收費同理,並非為“錢”,而是誘導市民“行多步”,自覺分類垃圾。社會需要進步,不可能一成不變。過往經驗所得,每次推出環保新舉措,總有不同聲音,但都是時間問題,大眾很快便適應,證明生活習慣可以慢慢調節。正如帶備環保袋出街,不見得有甚麼不便,這種動力若轉換在垃圾分類的行動上,道理也一樣。
若日後真的推行生活垃圾收費,當局必須發揮擅長的宣教功能,持續開展公民教育,教導市民如何分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齊齊為減少垃圾出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