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課堂體驗蘇州非遺
【本報特約記者呂曉露南京廿八日電】從蘇州市台辦了解到,該市台協會組織的首場“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於廿八日在華東康橋國際學校舉行。崑曲、刺繡、九連環、剪紙、燈彩、蘇扇、木刻年畫等七個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走進課堂,現場講授非遺文化,展示技藝絕活,讓學生們近距離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非遺文化課受歡迎
康橋是一所跨越海峽兩岸的台灣私立學校,目前有台籍教師六十餘名,台生六百餘名。台籍初中教務主任馬蘭英說,“文化傳承的主陣地在校園,傳統文化進校園,能使文化教育向下紮根。康橋將不遺餘力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並將相關知識融入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中。”
此次活動學校安排了七個教室,吸引了三百多名學生和老師報名參加,有的項目“一票難求”。
台生陶醉崑曲之美
蘇州是名副其實的遺產城市,也是中國世界遺產點最多的城市。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典範。台灣作家白先勇自稱“崑曲義工”,攜手蘇州崑劇院為崑曲重生不遺餘力,一部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將古老崑曲帶給年輕觀眾,也讓傳統文化穿越時代、跨越兩岸。
當日的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崑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上台互動。“我感覺崑曲的美已經讓孩子們陶醉了。”蘇州崑劇院的著名演員嚴亞芬老師說。
增加非遺傳承信心
“九連環是古藝國粹之一,其原理可以歸到拓撲學,解法和電腦格雷碼是同一個原理,對拓展數學思維也有好處。”吳氏巧環傳承人吳建江一邊講解一邊熟練地解開一個個九連環,讓圍在身邊的同學們驚奇不已,躍躍欲試。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是一代“針神”沈壽的第四代傳人,愛上蘇繡四十多年,她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讓同學們感應到心、感受到愛。
燈彩傳承人汪麗秋、剪紙傳承人吳永林等表示,看到學生們對非遺文化的好奇和喜歡,給了他們對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信心。
邀更多非遺入校園
“蘇州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胞生活最聚集、兩岸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目前在蘇州就讀的台灣學生達六千二百一十八名。讓台灣學生了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蘇州市台協會副會長錢永昌表示,以後還將邀請更多的非遺文化項目走進學校、走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