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空間資源破解澳困局
人代倡建琴離岸資料庫
多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支援在橫琴建設澳門離岸資料中心及橫琴離岸數據港的建議,認為是符合“澳門所需、橫琴所能”的原則,可以充分用橫琴的空間和資源破解澳門的問題,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
本報記者 報道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蕭志偉提出關於支援在橫琴建設澳門離岸資料中心的建議。他們認為,可利用橫琴下一代網絡部署的資源和相關技術能力,為澳門建設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及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的資訊化基礎設施。
網絡成熟連接國際
他們認為,在橫琴建設澳門離岸資料中心有三方面優勢,一是通信設施建設方面,離岸資料中心對國際通信網路要求較高,這一點橫琴也已具備條件。從物理上,珠海已具備三條國際海纜,均為珠海至澳門,且為國家一級幹線;從邏輯上,運用DDN、MPLS VPN、MSTP、SDH等成熟技術,依託橫琴已建成的國際通信專用通道連接國際網絡。
二是能源保障方面,粵澳合作在橫琴建設離岸雲計算資料中心,有着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優勢,橫琴規劃建設八座二十二萬伏變電站,現已建成兩座,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在橫琴投資的集供電、供冷等於一體的多聯供燃氣能源站。良好的電力基礎設施,可為離岸資料中心提供穩定可靠的多回路電源保障和清潔能源,成本低廉,具備建設世界領先的Tier IV(最高級別)資料中心條件。
琴數據港促澳多元
三是建設離岸資料中心在國外已有成功案例可借鑒。馬來西亞的“多媒體超級走廊”成為其從傳統產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的催化劑,新加坡“資料中心園”,吸引了世界級的互聯網及媒體公司在當地發展其內容及服務。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崔世平、陸波、吳小麗、高開賢提出關於澳珠共建“橫琴離岸資料港”的建議,認為共建“橫琴離岸數據港”有利於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承接香港資料中心市場的外溢資源、為珠江西岸及大灣區經濟找到新動力、強化澳門“一國兩制”壓艙石的效應,以及提高我國的國際互聯網治理能力與話語權。
他們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研究制訂“橫琴離岸資料港”適用的法律法規,建議研究“橫琴離岸資料港”適用“境內域外”法律法規的可行性;探索適用澳門法律法規的許可權。
二是創新“橫琴離岸數據港”的管理體制,建議由中央政府統籌,澳門特區政府、珠海市政府、工信部等行業主管部門會商,對“橫琴離岸資料港”聯合派出管理機構,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優化營商吸引高端
三是制訂“橫琴離岸資料港”產業發展規劃,建議加速國際通信設施建設,以5G、離岸資料中心等“新基建”作為突破口,支持跨國公司在橫琴設立離岸研發中心與地區分部。
四是進一步優化營商投資環境,建議珠海市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協調,做好橫琴引進澳門投資工作,完善重大投資項目跟蹤儲備機制,保護投資專案合法權益;放寬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從業限制。
五是完善資料治理體系,以“橫琴離岸資料港”作為試點完善資料跨境流動的治理機制;加大對資料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積極參與國際互聯網治理與標準制訂,主動引領全球數字經濟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