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僅一時 工具要多元
疫情下的經濟,可能是大蕭條以來最差。過去大家關注GDP增速,現已變成多少深度的跌幅。在這大氣候下,設定經濟“硬指標”反添無謂壓力,故內地今年不設GDP增長目標,取而代之的“六保”與“六穩”,實事求是。但要讓社會經濟重上正軌,配套的政策措施必不可少,如何準繩把握分寸與時機,將是巨大考驗。
總理李克強昨日直言,過去曾指不搞大水漫灌,現在亦如是。但特殊時期要有特殊政策,“放水養魚”。沒有足夠的水,魚會活不了。但若泛濫了,有人從中套利,魚養不成,還會有人渾水摸魚。
早年金融海嘯各地“暴力”救市引發的後遺症,記憶猶新。今次疫情史無前例,但若一味落重藥,隨時重蹈覆轍。如美聯儲最新發佈的《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論綜述》指出,疫情造成大規模失業。但當各州重啟經濟,企業嘗試召回被裁的員工或聘請新人時,卻遇上挑戰。部分人將其歸因於失業補助太豐厚,部分人稱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疫情衝擊反覆無常,任何政策都不能一成不變,必須有更多預案,儲備政策工具,以應對變化。
回看澳門市場,即將公佈首季成績單,從連月出爐的經濟數據皆“滿堂紅”,經濟規模大幅縮水,只能寄望“輸少當赢”。主體經濟無“活水”,縱有連串措施補底,還有消費卡刺激,但與回暖還有頗大距離。如今各界等待旅客重臨,希望百億抗疫基金加快到手,甚至期望支援舉措延長及加碼。
未來重啟旅遊業不會立即回到從前,經濟將有一段較長的陣痛期。在復工復業過程中,政策措施支援只能一時應急,始終有退場的一天。且落藥過重,隨時失去市場應有的活力。反而各界求存求變的意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應要團結發揮,共尋出路。
政府提出文化深度遊構想,除扶持藝文界,倘能貫穿其他行業互補發展,合力盤活社區經濟,值得思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