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學什麼
疫症未了的日子,香港所有學校都停課了,復課待觀望,然後網上學習的號角吹響了。停課不停教。教書的舊生高呼寧可回到課室上課去,都說網境比實境難操作,對住電腦中的所有影像,無法一眼關顧全局,逐個小人招呼已半天,終是無奈。
停課學什麼?一位舊生回顧當年“沙士”,她讀中一,那時還沒有線上教學這東西,校長安排了功課,要求學生每日把城市疫情,和同期發生的伊拉克戰爭的電視新聞報道,一併用英文記錄下來。她說自己的英文聽寫能力就是因此而突飛猛進的。來到今天,同樣是疫境,中學生可以通過電子媒體專心在家上課了,可真是說來容易,實則師生都吃力不討好。
那麼如果擺脫了行政規範,自由地讓學生學習,可以怎樣把握這最壞也可以是最好的學習時機?於是我們就由那一陣全城廁紙荒想到《左傳》中晉景公的故事和廁所文化去了。有心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的話,還可以開出一些有意思的課題,任他們選擇。如關於全民戴口罩的生活體驗、中外疫情比較、創作抗疫歌詞、高年級的做個本城廿載瘟疫史的簡報、低年級的可訪問家長,比較上次“沙士”和眼下新冠疫情,做個小報告,甚至處境虛設,想像“檢疫中心的十四天”等。
又或請他們嘗試學習煮食?圖文並茂記錄一道自行炮製的簡單美食,也可以只記錄家長煮食的流程,從中體認甘味之旨。長日待在家裡,除了手機,讓他們重新發現身上的小世界。當疫病擴散至其他國家了,不也正是學習世界人文地理的時機嗎?
不用上學的日子,放眼天地,由古代的木片到今天的廁紙,對如廁文化略有概念,即是對社會的進步,有一點認識。由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到幾百萬人因感染而倒下,對生命的脆弱和人類醫學的發展,有一點理解。即使拒絕思考,起碼對家中庖廚,有一點感激?
吳淑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