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鹽下的異鄉人
以今日的科技和攝影器材,要拍下超速駕駛、為警方拘捕疑犯作照片紀錄,可說是駕輕就熟。然而要追溯誰在人類歷史上,以攝影協助政府執法,則不可不提十九世紀瑞士攝影師卡爾 · 杜爾海姆
(Carl Durheim)。
今日提起瑞士,浮現腦海的第一城市,大部分人會想起蘇黎世,甚至誤以為這座名城是瑞士首府,但其實伯恩才是該國實際上的首都。從藝術到科學,伯恩在過去兩百年,一直都充滿許多有趣的故事。譬如在上世紀初,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伯恩專利局工作期間,完成了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並投稿到德國的《物理年鑑》,首次向外界提出了狹義相對論。
如果翻開人類攝影史,“盤古初開”那一章,怎也不能略過杜爾海姆的名字。杜爾海姆出生於瑞士伯恩,在涉足攝影之前,是一名平版印刷師,其後鑽研銀版攝影法,開始拍攝肖像照。平版印刷是源於歐洲早期一種印刷術,由奧地利作家塞尼菲爾德在一七九六年發明,起初不過用來為他自己印製劇本。這位劇作家大概沒想到在這兩百年間,平版印刷術已被全球廣泛應用,更成為今日製造半導體的方法。
在十九世紀中葉,杜爾海姆在伯恩已是著名的攝影師,他的成就引起了瑞士政府的注意,並委派他執行一項特別任務。那時候的瑞士,不論大街小巷,都有為數不少的無業遊民和無國籍人士,他們居無定所,到處流浪。這班“黑市居民”為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讓當時的政府甚為頭痛。流浪漢雖然並不一定是罪惡根源,但他們往往被視為過街老鼠,受盡社會白眼。為了長治久安,瑞士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軟硬兼施,為這群邊緣人提供就業機會,並強制他們的子女接受教育,目的是要他們告別吉卜賽式生活,盡快融入主流社會。
在歸化的過程中,瑞士警方聯同邊防執法部門,在全國展開為期三年的行動,有系統地識別一批無國籍人士,對個人資料逐一仔細登記,而杜爾海姆的攝影技術,配合天時地利,在當時的瑞士可謂大派用場。以今日的眼光來看,杜爾海姆的工作不過是家常便飯:為每個被拘留的流浪者一一拍照,協助警方準確記錄他們的容貌,加強檔案資料的完整性,亦為警方有效執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杜爾海姆接受任務之時,銀版攝影在歐洲面世亦不過十多年,能掌握相關技術的人,更是寥寥可數。從歷史角度回眸,瑞士政府當時的做法,無疑相當先進。這些人口紀錄照片,被視為人類歷史上首批警方官用的攝影實錄,同時亦反映十九世紀瑞士的資產階級,如何將無國籍人士異化成非我族類的處理手法和態度。
這批二百年前的肖像攝影作品,原屬瑞士國家檔案庫,現存放在公有領域的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供全世界在網上免費瀏覽。細看照片裡的主角,橫看竪看,幾乎沒有一個是惡形惡相。相反,他們大多相貌端莊,在鏡頭前更是一派從容。究竟是甚麼原因,驅使這些異郷人在瑞士流浪,每張照片的背後,想必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至於箇中的來龍去脈,時至今日,恐怕已是無從稽考了。能促使一個人離鄉背井,無非是為了生計,杜爾海姆因緣際會,參與並見證“攝影從此進入人類生活”的歷史時刻。
攝影:杜爾海姆
撰文: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