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非福
明人朱柏廬《治家格言》:“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以“重聘”對“厚奩”,着眼點不在感情,完全看重物質。嫁女與擇婿,首先要問有沒有樓房物業,有無名貴房車。用隋 · 王通《文中子》的話去否定這樣的做法是:“婚姻論財,夷虜之道。”把婚姻論財,看成是未開化的蠻夷。而《管子 · 白心》扯得更廣遠:“滿盛之國,不可以仕任;滿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驕倨傲暴之人,不可與交。”一言以蔽之,以上所舉是“講心唔講金”。
唐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二,有“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對這句話我深有體會。蘇軾《示過詩》:“合浦賣珠無復有,當年笑我泣牛衣。”這是引漢王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的故事。貧窮,縱使是單身漢也難受,沒有了家室而清貧,這個“妻”應改為“悽”了。昔日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女人嫁出去,要得到一張長期飯票,這想法很正常。白居易《對酒示行簡詩》:“昨日嫁娶畢,良人皆可依。”説白一點,這“良人”不妨改作“粮人”。
《孟子 · 離婁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是一個“妻”對同一個良人的“妾”訴苦的話,故事説:齊國有一個為人老公的所謂“丈夫”,或者説是“良人”。他有一妻一妾,每天外出,都吃得酒足飯飽而回,對妻妾説,他所交遊的朋友都是達官貴人,天天一起吃喝玩樂。可是妻妾未見過登門造訪丈夫的貴人。起了懷疑,其妻暗自跟蹤他,原來“良人”天天都走到墓地去,乞吃人們祭品餘酒賸飯,一處不足又走到另一墳前。這個謊言被拆穿,其妻對其妾説:“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就在此時,“良人”施施然歸來,仍然在妻妾面前吹噓。
《孟子》説的不是故事,我相信是實情,像“齊人”這樣的人多的是。粵人説的“食拖鞋飯”,正是這些騙色騙財的“涼人”,當然他們不配做“粮人”,而是涼薄之人。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