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超預期
據新華社廣州報道: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廿一日接受採訪時披露,經過多方評估,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技術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
在軌驗證六大技術
“天琴一號”是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的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試驗衛星,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承擔着“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任務為期六個月。
羅俊說,“天琴一號”的核心任務是驗證空間慣性基準技術,這是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體系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包括高精度慣性傳感、微牛級連續可調微推進和無拖曳控制三大關鍵技術,以及高精度激光干涉測量技術、高穩定度溫度控制技術和高精度質心控制技術。
其中,高精度慣性傳感技術在軌測試結果,比國內現有水平提高了兩個數量級以上,標誌着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高精度慣性基準技術的國家。
微牛級可變推力冷氣推進系統在軌試驗結果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技術驗證結果超乎預期,除了所驗證技術本身的成熟之外,離不開衛星平台的優良表現,這是科研機構與工業部門的一次漂亮協作。”羅俊表示。
“天琴計劃”是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到二○三五年前後,在距離地球約十萬公里的軌道上部署三顆衛星,構成邊長約為十七萬公里的等邊三角形編隊,在太空中建成一個探測引力波的天文台。因為三顆衛星組成的編隊在天空中形似豎琴,故名“天琴”。
根據“天琴計劃”的技術路線圖,該計劃將分階段實施,分別通過搭載發射高精度空間慣性基準技術試驗衛星(單星)、發射星間激光干涉測量技術試驗衛星(雙軌四星)使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走向成熟,並最終發射三顆天琴衛星組成編隊開展空間引力波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