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話水井
澳門自來水公司在一九三五年成立,在未有自來水時,居民是如何倚靠井水生活呢?
澳門雖然細,大大小小的水井隨處可見,翻查記錄,澳門半島在五十年代時,有一百○三個公共水井及二千六百六十四個私家水井。值得關注的是,位於茨林圍的水井早在十七世紀建設,是當時澳門最大的一個水井,直徑達十二呎。
在十九世紀時澳門人口急增,為了解決長期缺水問題,當時的總督亞馬喇下令必須開發水井。然而當時澳門的衛生環境較差,很多腸胃疾病、霍亂等,大都經井水傳播。因此,政府在十九世紀末下令,對公共水井的修建、使用,以及公共衛生作出規範,如在危及公共健康情況下,需要清潔水井或下令封閉,避免瘟疫傳播。
當時家家戶戶都很倚賴水井用水,露天的水井,大家稱為陽井,室內的則稱之為陰井。於一九四七年,政府頒佈《澳門自來水章程》,規定封閉澳門的水井及蓄水池,從此水井成為歷史。欲知詳情,可掃描“QR Code”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