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現第二地球?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日前分析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觀測資料後,發現一顆與地球大小、溫度都很近似的系外行星,堪稱“第二地球”。
NASA於二○一八年正式宣佈,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因耗盡燃料正式退役,永遠留在茫茫宇宙中。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在整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留下的數據信息時卻發現重大線索,並不斷分析研究得出結果,宇宙或存在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從該校的研究團隊掌握的數據看,NASA認為,系外行星有成為外星生命家園的基礎條件。研究團隊介紹稱,被稱為“第二顆地球”的系外行星被命名為“開普勒1649c(Kepler-
1649c)”,距離地球約三百光年,體積約是太陽的四分之一,約是地球體積的一點○六倍。
NASA表示,就像地球從太陽接受太陽光一樣,開普勒1649c也從其主恆星接收百分之七十五的光,據研究數據所得,它的表面溫度跟地球或相似。起初這顆行星被計算機算法“直接忽略”,但科研人員在重新檢查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留下的數據時發現它。此外,因為這顆行星不會發光,僅能利用行星通過恒星時的“陰影”被辨識出來,因此電腦很容易判讀錯誤。事實上,開普勒1649c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從肉眼識別,也無法被電腦算法辨識出來。所幸,研究員們一一比對所有可能的資料,開普勒1649c才被確認為一顆可能的宜居行星。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已將相關信息公佈在國際期刊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顆行星位於恆星的宜居帶,在這個區域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開普勒1649c的運行軌道圍繞一顆紅矮星飛行,而紅矮星是一種以“隨時可能爆發”而聞名的恆星,它很可能會對圍繞其運行的一顆行星造成影響,甚至改變該行星的內部環境。有天文學家指出,如果這顆行星具有孕育生命的基礎,紅矮星對這些生命或成為其阻礙。
研究團隊還強調,儘管在大小和溫度上都有離地球更近的系外行星,但開普勒1649c是第一個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且處在所謂的可居住帶內,考慮到該系統的軌道非常穩定,因而Kepler-1649c成為太空望遠鏡發現的最穩定星體之一。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由NASA設計來發現環繞其他恆星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為尊崇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 · 開普勒,這個望遠鏡被稱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從二○○九年三月成功發射後,共發現兩千多顆系外行星。在二○一八年底退役後,從它回傳的資料中,科學家仍經常有重大天文發現。
多 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