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行山徑垃圾激增五至十倍
兩團體籲愛護環境懲教違例者
【本報消息】疫情下,居民到路環各處暢遊成熱潮。如九澳高頂家樂徑、黑沙龍爪角海岸步行徑等,為居民及外僱好去處。
然而,遊玩過後,不少步行徑周邊遺下大量水樽、飲品罐及花生殼、瓜子殼等垃圾,更不乏用過的口罩、紙巾,嚴重破壞環境。有離島組織呼籲步行人士要有公德心,切勿於山林或海岸邊亂丟垃圾,應共同維護生態衛生環境。
垃圾遍佈海洋陸地
同任離島社諮委的氹促會副理事長林家全、余致力和石排灣坊會副理事長吳子龍表示,近日收到不少街坊反映,指離島區部分行山徑遍佈垃圾,當漲潮時,海面亦漂來大量如膠袋、膠樽等垃圾,甚不雅觀,亦令海岸環境變差,促請有關部門跟進。
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居民及外僱皆受出入境措施限制,故近月以來,到離島各處尋幽探秘、舒展身心成趨勢。以黑沙龍爪角為例,海岸沿途奇巖異石遍佈,生態環境優美,自然吸引大眾結伴同遊。惟部分人士衛生及環保意識欠佳,隨意於步行徑或海岸邊丟棄垃圾,亦有人把垃圾拋至叢林深處,為上山清潔人員增加工作難度。
增貼告示加強巡查
儘管市政署已加派人員到各處清理垃圾,但據了解,近期垃圾量比平時增多五至十倍。尤其在路環區行山徑,清理垃圾次數更由每星期一次增至每日兩至三次,令清潔人員壓力大增。
他們呼籲到戶外步行人士要愛護環境,不要隨地亂丟垃圾,應將垃圾裝好並放進垃圾桶或直接帶走,勿讓山林成垃圾堆。建議市政署在適當位置增加“愛護環境”、“勿丟垃圾”等告示牌,不定時派員到各處行山熱點加強巡查,對違例者進行公民教育外,必要時加以處罰。亦希望對富有特色的奇石增設簡介內容,加深遊者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