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談性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孟子竟説起“性”這方面的問題。請勿誤會,談“性”並非粵人説的“鹹濕”,雖然孟子曾説過“食色性也”,但這次所説的“性”是人性。性,可以説成是本性,人有人的本性,物有物的本性。如劉楨(公幹)〈贈從弟三首〉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孟子認為弄清人性所以如此,其基礎在於順其自然。聰明人像禹疏導水流,使之暢順,這就是順其自然。所謂因勢利導。概括而言,孟子所説人的本性就是六個字:“人之初,性本善。”
與孟子作相反意見的是荀子,他寫過一篇文章,題曰《性惡》,善與惡,很明顯是兩個極端。荀子這篇文章,第一句就説:“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觀乎人間世事,我絕對同意荀子的說法:人生下來就貪利,順着這本性,爭奪就會發生,謙讓就會喪失;人生下來就有嫉妒與憎惡的本性,順着這本性,傷害忠良的人就會出現,而忠誠信實就會消失;人生下來就有耳目的慾望,因此對美聲美色有所喜愛,順着這本性,淫亂就會產生,禮義秩序就會喪失。旣是如此,如果順着這本性,放縱其發展,必然引起爭奪,社會的秩序遭到擾亂和破壞,最終引致暴亂。
荀子認為區分善惡的標準,以及善所產生的原理:“凡人之性者,堯禹之與桀跖……小人之與君子,其性一也。凡貴為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即是説堯禹之所以成為聖人,全靠後天的努力,荀子認為“途之人可以為禹”,因此告誡與鼓勵人們“必求師而事之,擇友而友之”。
話得説回來:“物物而不物於物,師師當知師所師。”倘若所師是桀跖之師,雖有堯禹之性也會淪為桀跖之徒,愼哉!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