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讓奧運勢難如期
一九三七年九月,現代奧運會發起人顧拜旦去世。他在臨終前曾留下這樣的話語︰“日本的使命比任何其他國家都重要。東京奧運會將把古歐洲衣冠文物的發源地希臘文化與最為燦爛的亞洲藝術和文化相結合。”然而他沒想到,自己期待的這次“東西結合”,卻無辦法在三年後如期到來,而是要拖到自己過世廿七年之後才姍姍來遲。
一九四○年東京奧運會若要如期舉行,那麼主會場的擴建工作就必須在一九三八年年內啟動。但一九三八年,隨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破滅,日本政府需調動更多兵力與物資,對中國的武漢、廣州等戰略重地發動全面進攻。這段時間,日本首相近衛文麿推動國會探討“國家總動員法”,將鋼鐵、石油化工、電力等重要行業全部由政府統一接管,把主要的工業產品供給戰爭,這種思路更讓奧運會場館的修建工作難以為繼。可以說奧運會能否開幕已經成為懸念。
這一時期,英美等後來的同盟國國家開始出現抵制東京奧運會的呼聲,他們不希望讓一九四○年東京奧運會成為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會那樣為法西斯主義思想搖旗吶喊的宣傳工具。芬蘭媒體也表示“一九四○年奧運會主辦地選擇日本而非芬蘭,不僅是大國壓制小國的結果,也是希望奧運會能維持遠東地區和平,然而現下的時局證明,顧拜旦的這一理想已經破滅。”
(東京的奧運情緣 · 八)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