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度量衡 增物價透明
法學協倡革新街市管理
【本報消息】政府加緊草擬公共街市管理法律制度法案,爭取六月送交立法會審議。身兼市政署市諮委的澳門法學協進會會長李煥江認同政府加快立法,且可在維護現有經營者合法權益下,加強街市規範管理,以及保障消費者和物價的透明和穩定。
而市政署較早前採取措施,嚴查只“拆貨”不開檔零售的情況,並要求攤販在攤檔當眼處懸掛價格標示牌的行動,也是非常有需要且可持續加強巡查。
李煥江提到,現有市政街市法律早在一九六○年制訂,雖曾於一九八九年修改個別規則,但已與時代脫節,與現時的街市功能定位和監管要求,有較大的落差。
取締不合理價格
為此,當局可透過制訂新制度,更新街市功能定位和規範管理等,例如要求攤位經營者向市政署作出定價和調價的通知,必要時對不合理的價格採取監管措施。
畢竟街市攤位與街外一般商舖,乃至與小販管理也不同,因其是使用市政設施和公共資源,並由政府向攤位經營者出租,經營者應有義務受政府嚴格監管,以及向政府提供價格和服務等資料,以增加價格透明度、減少中間環節和引起不必要誤會,如當未按要求標識或通報價格時,更可被處罰包括倘有的扣分等。
他表示,本澳過去曾提出棄用司馬斤,採用十進制秤重計價,現今社會要求使用十進制的呼聲已越來越高。鄰近香港過去推廣十進制,很多人都會聽過“十進制,好易計”的成功宣傳口號。
事實上,輸入澳門的鮮活貨品早已統一使用國際單位,現時罐裝飲品、食品都以十進制單位來標籤。但街市內未預先包裝物品的重量計算方式,有些以國際重量單位“公斤”為標準,有些則用“司馬斤”或“磅”作計算,容易令消費者產生混淆。
訂公斤適用範圍
為此,當局可考慮透過是次重新立法(包括重訂現時市政街市條例附則“度量衡”部分內容),並結合第一四/九二/M號法律《法定度量衡單位制度》,將公斤的標準適用範圍,擴展至包括街市內未預先包裝的物品或需秤量和計量的物品,均應強制使用統一的秤量單位,例如應以“公斤”作出標示及計算,但新法內應設有過渡期。
市民較關心物價,儘管市政署於本澳各街市內公佈主要食品項目的每日平均零售報價表(包括司馬斤和公斤)對消費者有很大幫助,也有居民反映難以或費時逐一對比各攤位售價。故他建議未來也應從制度上,完善加強價格監管和宣傳,例如包括將來直接由每個攤檔標價時以公斤和克顯示,免引起各種不同計算方式或混淆。
根據一九六○年制訂的澳門市政街市條例,街市係供市民之需,以便每天能購買肉類、魚類、蔬菜及其他糧食。但澳門政府近年重整街市時,均以綜合大樓方向進行設計,其多功能發展已遠超該規定。
多元發展促消費
參考世界各個街市管理經驗,且為配合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創新現有制度,未來街市設計除原有主要功能外,尚應顧及預防疾病、美觀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角色,尤其是倘有新落成街市,其服務對象不局限於居民購物休閒,也可是旅客。
李煥江稱,當局可透過創設競爭入場機制和保留優質經營者提供熟食檔、特產和文藝等消遣環境,以及配合消費者查詢和投訴服務台、專門設計APP和電子支付等多元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