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團隊力證新冠源於自然
【本報綜合報道】據澎湃新聞十四日消息: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去年在雲南勐臘縣獲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一種新冠狀病毒,該病毒在最長編碼基因區1ab與新冠病毒(SARS-CoV-2)一致性達到百分之九十七點二。同時,研究團隊在這一新冠狀病毒中S蛋白(刺突糖蛋白)S1和S2交界處也發現插入了三個殘基PAA,他們由此認為SARS-CoV-2在S1和S2的交界處的四氨基酸插入並非“人工痕迹”,有力證明了新冠病毒起源於自然。
當地時間五月十日,《細胞》(Cell)旗下子刊《現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高等學校新發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聯合團隊的研究人員給出的上述結論。
數據表明,SARS-CoV-2源於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中存在的病毒之間的多重自然重組。儘管蝙蝠被認為是SARS-CoV-2 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但病毒的起源仍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管軼教授、廣西醫科大學胡艷玲教授團隊,以及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蕭立華教授團隊兩個研究小組此前均報告了存在於馬來穿山甲的SARS-CoV-2相關冠狀病毒,這些穿山甲通過非法走私進入廣西和廣東。儘管目前還不清楚穿山甲是否是SARS-CoV-2傳播到人過程中的中間宿主,但它們可能在冠狀病毒的生態學和進化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