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民法制度將迎新時代
民法,社會生活的記載與表達。民法典,“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在即,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中國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國的民法制度也將迎來民法典時代。
將審議民法典草案
時光回溯到二○一四年十月,編纂民法典——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這一重大立法任務。
我國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並將修改完善的各分編草案同民法總則合併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民法典的編纂對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意義重大。具有綱領性作用的民法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定,統領各分編,因此廣受關注。
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完整版”中國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完善國家治理體系
“草案‘合體’,標誌着民法典編纂進入收官階段。”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說:“民法典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必將有力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公開徵求意見期間,民法典草案共收到一萬三千七百一十八位網民提出的十一萬四千五百七十四條意見。”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岳仲明透露的數字,可見民法典立法的參與之廣。
民法典草案於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二○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在中國人大網公佈,公開徵求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積極回應社會熱點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立法機關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傳統優秀法律文化與現代民事法律規範融合,以法治承載道德觀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治建設更深入人心。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建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培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立法全過程。
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承載着億萬人民的期許,正在向我們走來。
(北京十二日電)
新華社記者 楊維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