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卡開通
濫收減價齊並用
搵食平台通渠道
美食之都冀客到
今年的“五一”,電子消費卡正式開通,在冇旅客下市面仍然暢旺。經濟局表示首兩日總消費金額高達1.25億元,交易宗數92.9萬宗。主要消費的行業中超市佔兩成三,餐飲佔兩成二。
網民分享資訊,加價之說紛紜多指向超級巿場,消委會稱首兩日半共收到三百八十多宗投訴,當中以超市最多,日前更有被消委會取消“誠信店”資格。網上見個別食肆被投訴收費異常,據報有食店異常加價,被媒體報道後道歉及調回價格。
另一方面,大部分餐飲店,甚至博企食肆,推出多種折扣,或特價套餐優惠,反而似有爭崩頭感覺。
政府冀各行業和居民共度難關,中總亦呼籲企業自律齊心促經濟。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提到,澳門現時已非產品經濟,而是體驗經濟,籲商家加強服務,讓顧客賓至如歸。
日前市政署約見餐飲業聯合商會,交流“五一”假期加收費用的情況,提醒調整價格須申報。
市署收到“五一”調整餐牌價格申報近三百宗,情況與往年相若。亦望商號推出優惠折扣,與市民共度時艱。商會表示會員食肆於“五一”加收費用,價格調整最高加二且僅屬小部分,但及後恢復正常價目,同時“五一”假期營業較往年為多。
本澳食肆如果要搞推廣,宣傳平台百花齊放,但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未必有足夠資源去參與,所以是較弱勢群體。有意見提出抱團合作,但中小型食店未必有組織能力,及由誰去牽頭?如果靠業界社團,又牽涉到各種複雜問題。
相信大家曾在內地搵食,體驗過“大眾點評”的方便,所以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副理事長羅錦焜,建議統一由政府資助,搭建類似平台,全澳食肆兩千多間有冇營業,於續牌時資料都在政府手上,可以方便旅客提供全面搵食資訊,又可方便大小食店提供宣傳渠道,更為美食之都提升形象。
鍾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