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春黑死病首度肆虐澳門
“免疫主保”與澳治瘟史不可分割
望德堂區被稱為“瘋堂”,源於當年首位澳門主教賈尼路來澳後,在該區設立了痳瘋病人療養院,望德聖母堂正是附屬的一間小教堂,故又被人稱為“瘋堂”;而在望德聖母堂裡面,安放着“免疫主保”聖羅格的聖像,與本澳前兩世紀治瘟的歷史,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教堂放聖羅格像
一八九五年春天,黑死病首度肆虐澳門,造成千幾人死亡,雖然三個月後平息了這場瘟疫,但黑死病之後演變成風土病,在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一五年二十年間,時有爆發。現代醫學亦認為,黑死病其實就是鼠疫。
以前因為社會衛生條件差劣,公共醫療體系發展未成熟,傳染病容易成為瘟疫。居民無計可施下,便會向信奉的宗教祈求庇佑。西方宗教中,教徒則會向“免疫主保”聖羅格祈禱,發起“九日敬禮”,並在七月第二個周日舉辦聖羅格聖像的巡遊。
○三年恢復巡遊
望德聖母堂主任司鐸劉炎新神父表示,居民面對黑死病束手無策,天主教徒唯有向“免疫主保”聖羅格祈禱,求聖人降福澳門人免受疫症影響。說來神奇,當年舉行“九日敬禮”及聖像巡遊後,黑死病疫症真的消失了。因此,天主教徒相信,澳門之可以平息瘟疫,是因為有着聖羅格的庇祐,所以每年都會巡遊及敬禮。但一九六六年發生“一二·三事件”後,便暫停了巡遊,只繼續辦敬禮,直至○三年爆發非典型肺炎才恢復巡遊,自此舉辦至今。
那麼聖羅格到底是何許人?劉炎新神父介紹,聖羅格是一名望族子弟,有錢人,但他自小喜歡過隱修式的生活,所以他父母過身後,他就變賣一切資產,準備修道做神父。但當時歐洲發生很嚴重的黑死病,一心服侍天主的聖羅格,毅然決定為黑死病人服務,每當他去到一個地方為病人唸經祈禱,病人就會痊癒,瘟疫亦隨之消失。可惜,聖羅格其後亦不幸染上疫症,為免成為別人的負累,便獨自隱居生活,當時就有一隻小狗每日會定時給他送麵包,維持生命。所以聖羅格聖像旁亦伴有一隻小狗。
“瘋堂”之名有故
說回望德堂,很多人會稱這區為“瘋堂”,附近的街道名稱亦會圍繞“瘋”字,因首位澳門主教賈尼路來澳後,在望德堂區設立了痳瘋病人的療養院,而望德聖母堂正是痲瘋院附屬的一間小教堂,故又被稱為“瘋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重新規劃這區,為了紀念和感謝聖羅格,在重整街道時亦將一條街道以聖人命名,就是位於望德聖母堂對面的“聖祿杞街。
澳門日報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