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冀當“架橋人”
據中新社報道: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第卅四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學生事務室項目主管王柏榮等三十人獲獎。王柏榮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香港青年。
港人對內地認識淺
“這是對港人群體在北京作出貢獻的肯定。未來我的責任更大,要繼續做好京港‘架橋人’,進一步推動香港青年與內地交流,把服務群體做得更大。”王柏榮四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卅一歲的王柏榮,本科畢業於香港大學,二○一四年來京發展,曾服務於民間商會和科技公司。他去年獲得北京大學傳播學碩士後留校工作,成為該校首位來自香港的行政教師。
來內地六年,王柏榮積極參與活動,認識國家,也幫助其他港青了解國情。“近年來香港與內地的交流越來越多,但不少港人對內地的認識還很淺,香港與內地要加強雙向交流,增進相互理解。”他說。
幫助港青融入內地
王柏榮現為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委、北京海外聯誼會青年委員、北京市海澱區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委員。他積極運用相關平台,參與籌辦港生來京實習、參訪企業、就業經驗分享等活動,為近萬人次的京港青年交流搭建橋樑,幫助港青融入內地。
“香港青年來內地發展,不要把自己當過客。”王柏榮說,港青要接地氣,主動理解內地的語言文化體系和思維方式,積極參與競爭,才能融入內地。
王柏榮曾有一段特殊的掛職經歷。在北大就學期間,他到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擔任了主任助理一年。
香港與內地的一些朋友對他去掛職很不理解。他要因此延期一年畢業,而且在防城港市的補貼少,朋友在香港工作或實習則薪水較高。
王柏榮認為,到基層鍛煉是深入了解內地的好機會。他對當地政府的運作、民營企業發展、精準扶貧等都有了更多認識。
王柏榮非常珍惜掛職機會。他深入扶貧一線,曾在一個貧困村小學教室住了兩個月,了解學生困難,並聯絡在京港人為當地學生捐贈電腦等學習用品。
積極支援抗疫一線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內地防疫物資一度緊缺。王柏榮與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成員積極聯繫海外廠商,從巴黎等地採購數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支援內地抗疫一線。
王柏榮目前在北大的工作,主要是服務港澳台學生。受疫情影響,學校目前尚無法開學。他通過微信等平台,為學生答疑解惑。
“相信在國家科學、準精的防控措施下,疫情會早日結束。”王柏榮說,期待疫情過後,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可以逐步熱絡起來。